近侍咬牙道:“墨翟先生,如今城内甲士作乱,我冒死才得以冲到城墙,又怎么能够回去呢?”
“就算我能够再冒死冲进去,那么又怎么可能再出来呢?”
墨子淡然道:“无妨,我派两名弟子跟随你回去,晾那些人也不敢阻挡。至于出来,则也无必要,若是宋公知错,可以在宫室内焚烧椽木做烟尘,我就能够知晓,也能够帮助传达宋公的意思与民众了。”
说罢,点了两人的名字,两名弟子持剑上前,墨子道:“且护送他回去,只说是我派你们去的。”
两名弟子面无惧色,冷漠淡然地点头答允。
那近侍知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于是拜谢,跟随两名墨家弟子朝着宫室而去。
适松了口气,看来墨子已经铁石了心,不会再改变初衷了。
他看了城内的某处,许久像是自言自语喃喃道:“雪中送炭,只怕此时尚未是至寒之时。”
公造冶听到了适的自言自语,叹了口气摇头,没有作答。
那名近侍离开后不久,叛乱贵族这边也派人来见了墨子,来的人正是小司寇。
小司寇位不高、权不重,但是职责很特殊。
所谓“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平时小司寇是没有什么力量的,但在职责上,如果出现国家危亡、准备迁都、废立国君这样的事,小司寇都是要出面询问城内万民的意见的。
小司寇拜见了墨子之后,开口就讲了一个故事。
“墨翟先生,我听闻昔年莒子庚舆虐而好剑,苟铸剑,必试诸人。国人患之,于是逐之。”
“您认为莒国国人的做法,是合乎墨家的道义的吗?”
墨子点头,这件事不消说,自然是符合道义的。莒国国君喜欢剑,一旦铸剑成功,总要拿着杀人,于是国人就把他放逐了让他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