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玄幻小说>战国野心家> 第五十六章 授渔取利朝夕短(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六章 授渔取利朝夕短(中)(1 / 4)

适看地线,心头惊且服。

自己做事,一人之智终究比不术业专攻。

这些牛马如何赶回来的事,他就苦思许久,但市贾豚却可以把这些细节做到近乎完美。

看到适在那惊奇,市贾豚自嘲道:“适啊,你以为如今做商人容易吗?从萁子封国到楚之南疆,哪里有什么货物都要牢记。什么地方的村社彪悍狂野,更要知晓,你难道不知道当年村社中人连秦穆公的马都敢杀了吃掉?”

这时候的村社和后世的村社不一样,一直延续到秦汉之时,村社的自治程度都很高,恶少年和胆大包天之人也极多。

莫说吃个马,有见财起意的连出城玩乐的晋侯都敢剁了只为劫个财。

做商人风险极大,城市附近还好,一些乡间的村民可不是那么老实的。平日都是全民皆兵,谁还没见过杀人?

太史公曾总结,只要有利可图,乡野间的少年能做出以下的事:杀人埋尸、拦路抢劫、盗掘坟墓、私铸钱币、侵吞霸占、追逐掠夺、不避法律、制作赝品……

此时远离城市的乡野自治不是田园牧歌,乡野间风气凶狠的厉害,基层控制无力,远离城市的地方完全是混乱无序的自由。

市贾豚出身陶邑,那里本就是商贾聚集之地,又是陶朱公发家之处,商人风气极盛,他所知道的经商手段也多,其中的风险也知道。

除了风险,还有各处的风俗习惯。

太史公做货殖列传曾说:楚越之地出不了大商人,因为楚越之地没有冬天,那里的风气不懂得积累。遍地是鱼虾,树有果子,刀耕火种采果子就能吃饱,所以风气不改发展很难把此时的楚越换成适所知道的黑非洲,一点都不违和。

泗水以北的陶邑等地,经常遭受水旱灾祸,但土地肥沃人口又多,又四季分明,所以人们懂得积累也能积累下来,也有经商致富的风气。

按太史公的总结,吴越无富商秦晋好农业赵人多投机中山国好赌卖艺盗坟墓齐人乡土观念重不愿离乡鲁地平时看似有仲尼遗风最讲礼仪,但有利可图的时候却比各处都狠商丘附近君子极多宽厚庄重愣头愣脑很少骗人。

时过境迁,很多地方与后世并不相同,但与现在的风气总是相似。

此去北地转运牛马,回来并不容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