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主力野战部队有三万五千余,除此之外,还有襄城、阳城、新郑之军,用以围攻许城,攻下后守卫。
雍丘之战,中军前锋三千人先行靠近了雍丘,墨家围城之军便即脱离。
不是怕这三千人,而是怕三千人背后的中军主力,这倒也说的通。
雍丘一战似乎让墨家漏了底,但距离让诸侯彻底相信还有一段距离。
…………
许城。
韩军和部分赵军云集于此。
城中却无人守备,斥候回报说城中并无墨家兵卒,城中的一些叛逆之辈也都撤走。
斥候还说,墨家军卒临走之前,曾做过宣讲,说此时撤退是为了将来的胜利,让民众对于墨家的利天下大业要有信心。
至于撤退的理由,其实也很容易理解。
许太过靠前突出,若是想要准备进攻,这里是最为容易做进攻发起地的地方,这也正是楚国为什么在分郑之战中不惜和魏韩一战非要占据许城的原因。
但若是墨家集结兵力死守许地,一旦战事不利,许地之南墨家就会出现无兵可用的情况。
许向西,乃是墨家驻楚军团的侧翼要地所在,如叶、方城等。
所以很可能墨家觉得兵力不足、战线太长,收缩了兵力重点防守叶、方城等地,防止驻楚军团的侧翼被偷。
既入许城,韩军主将段端感叹道:“墨家中为将帅者,多为贱人,却也知进退。”
“许城大邑,弃而不守,正是妙略。”
“以我观之,其必退于颍水、隐水之间,临水扎营。”
仿佛就是为了验证主将聪明决断一样,很快斥候回报,自许退走的墨家兵卒在颍水筑垒安营。
其谋士或是其余贵族纷纷称赞道:“将军妙算。”
段端正色道:“世卿之贵,源于征战。不懂征战,便不能兴家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