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弭兵、国联、以非攻和邦国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为基础的国际法、民意变革、王侯贵族与墨家各退一步……
一切都在开战之初的宣传之中。
太美好了,似乎是这样的。
然而越美好、就越容易碎。
适要让那些摇摆派、觉得各退一步妥协一下便天下太平的人亲眼看到:不是墨家过于激进,是贵族王侯太过混蛋,二十年前第三次弭兵会无疾而终,二十年后弭兵会也一样会无疾而终。
不是墨家想打仗,不是墨家想诛不义以利天下,是诸侯贵族不给机会。
你看,弭兵国联,一切商量着来好不好?各国放开关税统一税率,同文同轨,墨家的便宜的手工业品利于天下好不好?天下尚贤,有才者则上无才者则下,好不好?
都很好。
墨家巴不得如此,可贵族王公不答应啊,那便须怪不得墨家。
他踱步许久,终于沉稳下心情,给墨家的中央委员会写了一封信。
信上就三个意见。
成阳廪丘可以还给魏国作为诚意的象征,但是如果魏楚韩不能够达成墨家底线的要求,则要做好迁民的准备,将魏国数城的民众自愿跟随墨家的全部迁走。
要求魏楚韩履行非攻之义,退出郑国,答应新郑民众的合理要求,将契约之土地分与民众。
要求魏楚韩各国裁军,在答允裁军、退出郑国的前提下,召开第三次弭兵会盟。
其关键,就是要求楚国继续进军,直扑新郑,赶走魏韩,使得郑国彻底中立,民众推选新君、制定新法、分配土地,各国不得驻军。
以及……魏韩君主告知天下,以示道歉,表达对侵郑这一不义之战的忏悔。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当然是听起来很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