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大梁城之战后,楚国在中原地区的支点就是榆关,郑国的国土蜿蜒到榆关之后,郑被魏韩占据,一旦魏楚开战,楚国在中原连防御的力量都没有。
而且因为颍水的存在,郑国关系到楚国淮北上游地区的安全。
宋国则不同,宋国威胁的,是淮河下游地区,但是淮河下游江淮地区如今还有个越国的势力,而且逆流而上也着实困难。
如果郑国被魏韩占据,利用颍水运输,实际上楚国就很危险。
南阳方向的鲁关地区和淮北互为犄角,假使魏韩兵分两路,一路沿着鲁关攻南阳,一路沿着颍水直插淮河,那么楚国就要面临两线作战。
陈蔡之师和申息之师为一个战场,鲁阳方城之师为另一个战场,相互之间不能支援。
因为……这些县师兵团都是本地人,假使放弃淮北战场支援南阳,那么陈蔡申息之师必然反对,反过来也一样。
沿颍水扑到淮水,以楚王对于墨家一贯态度的了解,只怕是到时候墨家会高呼“这是不义之君的狗咬狗”。
若是墨家真有吞并宇内之心,到时候借着魏楚开战的时机吞并越国也未可知。
到时候顺带着帮着楚国“代管”一些淮河下游的城邑,扩大力量。
反正墨家也不怕魏国做大,真要是做大了,到时候墨家反击对魏开战,也不需要和楚国会盟,楚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反击魏国的,而且还得感谢墨家,到时候那便真的是渔翁得利了。
关于这一点,楚王很确信。
墨越泗上霸权战争的背景,是魏楚大梁之战。
墨齐费地战争的背景,是赵国继承权战争、中山国复国运动、楚国平王子定之乱。
墨家盘踞泗上难以根治的两次重要战役的背景,都是诸侯开战的大背景之下打的,事不过三,若是楚王连这个都看不出来,那也实在是德不配位、能力不足以支持他的雄心野心。
这边大梁城之战打完,那边墨越霸权战争结束;这边王子定之乱平息、赵国继承权尘埃落定,那边和齐国签订了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