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火药、铜炮、几何学、爆破攻城法、坑道接近法的普及,使得长城体系的性价比变得很低。
从四方城到星状堡,这不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
当年墨家和越国的泗上霸权战争中,适用新式攻城法数日破城,天下震动,更多的人看到的是墨家在市井报刊中写的“理性的胜利、几何学的胜利、天志的胜利”。
由原本依靠经验的攻城法,变为了几何学的角度、夹角、平行、垂直、边长、接战长度等等,将高深莫测的战争学术变为了可以推论的九数几何,为的就是理性思维的胜利。
短期看,各国都会发展,可能对泗上不利。
长期看,理性思维的发展,使得市井之中的有闲阶层越来越倾向于墨家,这对泗上极为有利。
如今这一次攻城参观和拖各国进入堡垒军备竞赛,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这件事就像是后世的郑国渠。
就算各国知道这是泗上想要消耗各国的力量,疲敝各国,问题是就算知道也得修尤其是如果砀山很快被攻陷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旧式的防御体系和守城手段,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物质基础。
不修的话,有楚人在之前齐墨战争后不久曾评价过,以楚国二十年前的两筑法建造的国都,可能在墨家攻城部队的攻击下撑不过两天。
齐墨战争,泗上开创了新的战争模式,长途奔袭、野战决胜、围齐救费、围城打援等等调动敌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的作战方式。
这种作战方式下,攻城战和守城战的重要性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当年齐国能够守住平阴、守住历城,泗上哪里有机会作出直插临淄的姿态?
如果平阴、卢城之类的城邑可以防守三个月以上,各国诸侯必然会作出反应,墨家的处境就会极为不利。
如果齐国可以有信心守住临淄,那么大军就不必回援,到时候先撤军的就是泗上义师……
种种这些,都是第一次中原大战之后各国的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