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重启大明> 第三章 永镇广西(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永镇广西(五)(1 / 3)

<div class="kongwei"></div><div class="ad250left"><script>ads_wz_txt();</script></div>

<div class="zhangjieming"></div><div class="zhangjieming">

<center>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fon color=red>

.Com

</font>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font color=red>

M..Com

</font></center></div>

丁一通过向朝廷索要、鼓励士绅走私等等手段弄到的铜,已经足够多了。而这便让他生出了许多别样的心思来:铜壳子弹。不止于装备高级军官和特种小队那几十条枪的弹壳子弹,而是至少对大明第一师正规军部队进行换装的铜壳子弹。

他现在不再只有李匠头那百来工匠,几百徒弟了,他有梧州那边上百个工坊可以输出。一旦全面开动的话,远远不是先前那产量可以相提并论的。只不过一笔帐算下来,所有成本不计,单是消耗,他储备的铜全做成弹壳,也不过只够大明第一师,打一场低烈度的遭遇战。

一个弹壳二十克重,二万人的大明第一师,每个步兵,要上战场的步兵,训练至少打二十发子弹总是最低需要吧?特别对于走精兵之路建军思想的丁一来说;上战场每个士兵三十发子弹也是必要的吧?

那就是一道很简单的数学题了,后勤完全零储备的情况下,每个士兵二十发子弹用于训练,携弹三十发,就是每个五十发子弹,那么二万人就是一百万发子弹。需要二万千克铜,也就是二十吨。

事实,哪个军队可能后勤零储备?

不过就当丁一准备扼杀自己这心思时,李匠头却提出了一个让他眼前一亮的方案:“先生,用鎏金之法来鎏铜行不行?”这却就是丁一所不知道的事了——鎏金鎏银是华夏自梁代就有的技术。将金末混溶于汞,也就是水银之中,形成膏糊,涂于除油除锈金属器物表面,水银挥发后,金就镀在金属器物表面。

事实上华夏缺铜的问题,到了现代也没有解决,都是采用钢制弹壳镀铜的方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