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些事情只是我一个人的事,都微不足道。
我今天想明白的不是这些,我最大的错误不在这儿。
太子为什么突然决定要三皇子同他一起出宫,我不得而知。但是,皇上说了,太子决定带我出宫,是因为我在抢救四皇子和社稷坛护驾这两件事里表现得还不算坏。
四皇子出现中毒迹象后,我决定请太子来定夺,后来又怕淑妃娘娘一味惊恐忧虑,决定派人去告诉三皇子一声,让他准备着好劝慰淑妃娘娘。我那天一时心急,完全忘了还有位与三皇子同样位高权重的二皇子在一边。
护驾那天,就更乱了,是三皇子跌落时偶然看见被人忽略的屋顶上站着人,是太子毅然用自己的身子挡在皇上玉辂外面——一向以勇武着称的二皇子那天在哪儿,我也不知道。我那时候自己都不打算活了,哪里还顾得上给他们点卯儿?!
恰恰相反,最近一段时间里,二皇子留给皇上的形象一直不怎么好。先是审太子殿前绢花下毒的事情审了个一塌糊涂,不得不转交给三皇子;后来又因为抗拒搜宫踹断鸢英卫副领肋骨,被责罚在宫中读书;给自己母妃送鲜鱼,鱼不知道在哪儿,宫里就不明不白地闹了毒蛇。
这些事情里恰巧也都有我。二皇子审案时候我在牢里补觉,等换了三皇子审我才露面——当然不是我有本事怠慢二皇子,里面可能有太子的授意。搜宫时候,就是我从他母妃那里搜出了那几只金老鼠、玉老鼠。闹蛇时候,我刚因为顶撞他母妃停职思过,还是我从四皇子那里听来了鲜鱼馆子的事儿。
其实,这些事情,说他错,似乎也没有太大的错。尤其是皇上别出心裁叫我去龙乾宫吃饭那回,实在是窝囊。他有心为自己的母亲争辩,不怕惹皇上不痛快,一片愚孝而已,我自己并不怪他。
太子为何与三皇子日益走近,我无从知晓。可是,二皇子一定比我这个下人,更早觉察出来自己的疏离。皇后的父亲是赵丞相,淑妃的父亲、兄弟都是梁将军,只有愉妃的兄弟“不堪大用”。我这个下人虽然知道这些事实,但是并不常常想起来。然而,在二皇子自己心里,这一点一定是每天都如鲠在喉。
今天,我怕是难逃一劫,二皇子也许要趁今天狠狠算一回账。不管是谁的,都算到我头上——太子和三皇子的又不方便算。
可惜,二皇子天生不是诡计多端之人,哪怕现在怒火中烧,也没想出来该怎么出这口气。
我提心吊胆跪得疲乏,不如自己给他个台阶下,求个“早死早超生”,便说:“微臣知道,微臣冒犯二殿下,是打掰腕子那事儿开始的。微臣,任二殿下责罚。”
本书由沧海文学网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