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维持表面的安宁有序,非要在暗地里下如此狠手么?
窗外的雨点渐渐稀了,空气里浓重的湿意让人满腹生凉。网
嫡子继承大统,一直是大忞历朝历代的首选。若真是详读史书,就会发现,只要嫡子不是早夭,不是太过愚钝、荒唐,每次立旁都会引起一场或大或小的风波。先帝曾经试图“立贤”,选了洁太妃生的二皇子楚宏贤当太子。可这位太子命薄,死在了西征之中。后来,经过一番兵乱的折腾,到底还是嫡子当了当今皇上。太后和皇后百般筹谋让楚宜珏当上太子,于公于私都是说得过去的。
三皇子说得对,我不能怨恨太子。
合宫上下都知道,三皇子身子不好,从小就不好,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他就是真的当即病逝,也不会有人觉得奇怪。想杀三皇子,真是一点力气都不用费。只要装什么都不知道就可以,反正三皇子本来就走在逐渐衰竭的路上。
但他还是出手相援了。
一边,不能泄露这个秘密,不能违逆他的母后;另一边,又不忍心看着事情这样发展。所以,他就想出了带三皇子出宫这么个法子来。
真是个拙劣甚至幼稚的法子啊!
到这儿我就想起石鹿沟的小豆子来。这位徐金豆喜欢狗。家里大狗下了一窝小狗,大人嫌费劲,说要把小狗都扔了。他舍不得,跑到村另一头的石头家,在人家屋外柴垛里去搭了一个窝,把小狗都养在那儿。在小孩眼里,他家到石头家就远得不得了了,以为大人真看不出来。
虽然太子没有徐金豆这么自欺欺人,但是干的这一出,说到底和徐金豆的妙法是一样一样的!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皇后娘娘就不会等回宫之后把三皇子每年的“赏赐”补上?!
可是,正因为这个法子的无用和拙劣,我只觉得心酸,对他怨恨不起来。
本来也恨不起来。
我把窗户又开得大了些,深吸了几口气。
都对,他们说的都对。既然皇后最在乎的是儿子继承大统,三皇子以病示弱不失是一个办法。既然服了九寒毒,这个弱就得示到底。虽然太后在咽气之前仓皇给楚宜珏扣上了太子的珠冠,但是皇上春秋正盛,将来日子还长,皇后还是不能放松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