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速度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我们会使用多种探测手段,发射类型的我们会同时使用波感和光感两种探测方式,同时,我们还利用左手石对力的特殊敏感性研制出来了左手石感应器,这种装置不用发射探测,而根据物体本身存在的力场来判断现实情况,飞碟可以因此迅速做出应对措施,这种感应器可以探测出最小单位的对飞碟可能会产生伤害的物体,并迅速做出反应,且不需要预留时间,因为飞碟是先到达物体的力场,然后再接近物体的。”
奥洛卡文又回到座位上,示意哲雅思和奥思固定好自己,虽然飞碟内舱室有加速缓冲装置,但加速时最好还是要固定好移动物体,双重保障以防万一。
“另外还有温度探测,这和力场探测理论是差不多的。飞碟大多时是几种探测装置同时打开的,这虽然会影响飞行速度,但却是最安全的方式,必须急行的情况下,需要关闭发射式的探测装置,只保留力场探测和温差探测。”
奥洛卡文开启了飞碟的左手石飞行模式,飞碟开始启动。
“飞碟在太空中飞行时,会尽量去靠近各大星体,过去的太空飞船,是靠前方星体引力的拉动来加速的;而现在的飞碟则是利用左手石对后面星体引力的推力来加速的,这种加速当然会更快,当靠近另一个星体时,再次利用星体引力加速,这样反复,最后理论会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光速。如果仅是左手石的话,在无阻力的太空是可以几乎达到光速,并以光速的恒速度行驶。”
奥洛卡文和哲雅思,还有奥思都松开了固定装置,这时飞碟已经在稳定的匀速中行驶。
“我说这些话时,飞碟已经飞出几百万千米了。因为探测仪全部开启的原因,这还不是飞碟的最快速度。”奥洛卡文看了一眼显示仪。“现在仅大于二分之一光速,锐特星已经看不到了。”
在太空中飞行的飞碟不是直线飞行的,假设在某星体上看上去,飞碟是直线而行的,而在飞碟上,从时间上判断,或是在一个大的范围内去观察,才能看出飞碟的飞行路线则是不规则的,是随着力场的变换而不断改变着方向。
这时,从飞碟向外面望去,如果是直线行驶,那所有的星光都会拖曳成为一条条光线,前方是一个光点,光线向后方扩散。飞碟的后方,则显得比较黑暗。理论上越接近光速,后面就越黑暗,最后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但飞碟是不规则地飞行,所以外面就是一片淡淡的光亮了,只是随着与星体远近的变化,光亮也会明暗变化。
奥洛卡文关闭了飞碟的视窗,只打开着电子信息显示屏,上面显示着不断变换的数字和代码,还有总结的文字。
“在宇宙中自由飞行的伟大的左手石会越来越少的,至少我们至今还没有发现在宇宙中自由飞行的左手石。古老的宇宙中一定有很多左手石在各大星体之间自由穿梭,但最后,它那终极的速度让它们都撞进了小引力星体或是大块的宇宙尘埃里去,然后又随陨石降落在各大星体之上,尘封在陨石之中。但在宇宙中飞行的左手石永远都不会消失,因为那些降落星体过程中的陨石,会燃烧熔化,这时,对高温免疫的左手石就会再次以光速逃逸,再次在宇宙中的各大星体之间穿梭,所以自由飞行的左手石只会越来越少,但不会永远消失。”
记忆人不需要进食,而大脑的生物体所需要的养分也很少,需要最多的就是氧气,而这种多也只是相对于很少的养分而言的,如果相对于原始进化人来说,那就是微乎其微了。
飞碟所携带的供给记忆人使用的氧气和养分足够飞碟上几个人使用很长时间的,这个时间可以以年来计,而记忆人也会有少量的新陈代谢废物产生,但这种废物更是微乎其微。
同时,飞碟也有氧气和养分采集系统,这种采集系统可以让飞碟飞临到很多的星体上都可以采集,固态星体或是气态、液态星体上都有可能,飞碟将可以采集到的几百种物质再分解化合,最后就可以提炼出记忆人需要的,需要量很少的氧气和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