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万步骑大军组成数个巨大方阵,列在小丘岭的校兵台下。
徐琰上前一步,环视驻军。
就在这时,呼啸的阴风吹过无遮无拦的塞外草原,将旌旗吹得急剧摇晃,风中还夹杂着雨丝,打在铠甲上啪啦作响。紧接着天空中闪过一道惨白色的雷光,酝酿许久的天色骤然一暗,伴随着轰隆的沉闷雷声,凄冷的阴雨终于倾盆而下,落在无数黑甲上,溅起无数的白色水雾,似是给单调的黑甲镶上了一层朦胧的白边。
放眼望去,雨雾之下尽黑甲。
校兵台上的六人不去阻挡秋雨,任凭雨滴打落在自己身上。
徐琰立于正中位置,在他左侧是身着公服的永兴公李宸,轻抚胸前三缕长髯,衣袂飘飘。
其次是身披甲胄的忠勇侯陈涵,按住腰间的刀柄。
在徐琰右侧的是申国公闵行,同样是手按腰刀,他本该接替徐林成为新一任大都督,只是世事难料,魏禁成了大齐的第二任大都督,而他则是变成了守陵人中的一员。
闵行在生前就是有儒将之风的美男子,若论相貌气度,丝毫不逊于徐琰,此时披上重甲,更显威武气概。
在闵行一侧是卢国公张海九和宋国公韩雄。
六人以徐琰为首,徐琰向前踏出一步,俯瞰台下大军,猛然举起手,喝道“诸君,迎敌。”
这一刻,徐琰的声音压过了风声,压过了雷声,响彻在整个小丘岭的上空。
除了李宸这个文官之外,其余闵行、韩雄、张海九、陈涵四人几乎同时抽出腰间佩刀。
数不清的阴兵高高举起自己手中的兵器,虽然没有呼喝之声,但气势仍旧震天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