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富者留其名。
繁华京城,皇城脚下富贵人家,众人谁人不知城东王家?
这可是京城乃至全国最有名的皇商。
这个家族可不得了,垄断了这个王朝丝绸、茶叶的销路,名下有养蚕坊、纺织印染场、绣房;茶园、茶庄、茶楼、茶舍等几百家全国连锁的产业。
所以旁支子弟都被下放到各个州县管理产业,在京城的,只有王家正房一脉。
王家能成为全国有名的皇商,不是没有道理。
每年八月,王家都会在京城召开比拼大会,这大会总共比拼有两大类,分别为茶道和绸绣,两大类下又分为各小类。
各州县旁支子弟可根据两大类中的各小类进行比拼,而两大类的比拼,会在旁支包括正房的家主中进行,最后获胜出来的作品会贡献于宫内。
而年年,正房的主母都会摘得头筹,其绣工、茶叶烘焙的技术神乎其神,而这也是为什么各旁支不暴动抢位还如此顺从听话的前往各州打理产业的原因。
王家人最是崇拜技术高超的人,甚至到了奉为神明的地步。
而与正房主母高超技术相反的,是正房一脉的人丁稀少。
正房主母今岁四十有五,人生几乎过了大半,但至今只有一独苗,名唤王霸天。
最让王主母痛心的,是丈夫的早早离世,她一妇道人家撑着偌大的家业,真心是劳心劳力。
而最让人放心不下的还是独子,他不学无术,整天无所事事,对针绣和茶道更是没点天赋。
主母只要想想她百年之后,独子的惨状,终是痛心疾首,所以不得已放些美人进儿子院里,看能不能生下一儿半女,然后她就培养孙子继承家业,把自己通身的本领交与他,不让正房技术沦落。
但努力了如此久,王霸天始终没有消息,王主母愁的都白了头。
王霸天的院里都是美人,而为什么会有朱怡这样如此奇葩的女人存在,那就要得从那天清晨说起。
朱怡是易宏州娄骁县霓弈村的普通庄稼家的女儿,家里除了她这个长姐,还有一二三四五个弟弟妹妹。
她从小就长得五大三粗,饭量惊人,因体格笨重,吃的永远不及她做的。
那年夏天,洪涝过后又迎来旱涝,百姓颗粒无收,衣不蔽体,家无可归,到了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