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庭末年四百九十年,大胤昌平二十九年十二月底,星海月楼寻回,南楚大胤重归于好。南楚国君派遣国师乌月携礼拜访白鸾,亲自献给文武帝君上流。
只是当时谁都未料到,这份来自他国的贺礼究竟有多“贵重”,又掀起多大风浪。
乌月送来的礼不是稀世珍宝,亦不是贵重器物,而是一张纸。
大殿上,乌月呈上贺礼,还要求文武帝遣退闲杂人等,因为只有皇室中人方能打开礼盒。
文武帝允许。
当时,殿中只有五人,除却文武帝和乌月,两国的太子和平王也在。
看了纸上内容的文武帝并未让两个儿子也来看,只神色凝重地问了一句:“朕如何信妳?”
乌月答:“信与不信,全凭陛下。”
“故弄玄虚,妳若欺君,知道后果吧。”
“焚家的话,何时假过。”
文武帝与乌月之间奇怪的对话让那张纸更加神秘,两人默契十足的都没有将话中的深意透漏给任何人,其他三人虽好奇,但也猜到深处的一层含义......乌月是代南楚国君送礼,文武帝的那番话看似是对乌月说的,其实不然,他是对乌月背后的南楚国君说的。这似乎是两国国君之间秘而不宣的秘密,乍一看没什么的,但仔细想想,能让君王守口如瓶的事情,不比天大也比地宽。
君白,皇原还有平王,三人各怀心思,于殿外分开后,都回去揣测贺礼的真正意图。
这人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一道来自帝王的旨意传下来。
文武帝为清河两国重修归好,也为一扫白鸾近月来的阴霾,特邀请还在白鸾未走的各国使臣于三日后进宫参宴,以表东道主对八方各国友好之意,同时是为了表明国家在外交方面并未因为一些琐事而堪忧。
原本相邀使臣是合理中的,但旨意的后面却令人难以捉摸。文武帝指名道姓的要韩家人也来参宴,这不是邀请了,而是用帝王的权力的命令了,似乎是为昭显天子的恩德,天子近臣亲自前去湖月庭传到旨意,说是韩家为国分忧,劳苦功高,理应入宫受圣上褒奖。
知晓内情的人都在猜韩家的那位大小姐要怎么回应的圣上的“邀请”,大部分人认为她会拒绝。
事实上,韩家人这次同意了。从未参加过任何国宴的韩家破天荒的要参加一次,这是前所未有的。
在这道旨意未传达到湖月庭前,韩家的小雪和刘昌南正和龙氏等待南宋子救人。
龙英昏迷不醒,徐庶的灵丹只能让她保留最后一丝气息,却救不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