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年间,民间流传这样一首歌谣:“看汝阳、恨朝纲,苦朝贡、扣灾粮。婴儿啼无声,老弱倒路旁,皇帝昏昏乐,哪管天下亡!”……
皇上听到传闻,大吃一惊,赶紧坐上宝殿,看了看众朝臣问:“哪位爱卿愿往汝阳替朕彻查此事啊?”
大臣们面面相觑,而后又低头不语。
“养卿千日,用在这时。卿等都不愿与朕分忧吗?”皇上恼了。
“皇上息怒!王爷乃三朝重臣,办案无数,想必是得罪了什么小人,才会有此谣传。如果是空穴来风,查下去岂不是要叫老王爷寒心?”中堂崔不悔慌忙跪倒启奏道。
。
“是呀,是呀!王爷德高望中,怎会做此逆天之事?还请皇上三思!”吏部尚书扬湖也说。
“就是,就是。请皇上三思!”众大臣也一起附和着说。
皇上一看:皇叔在朝多年,这些大臣多多少少都跟他有点关系,谁也不想去得罪他。纵然是领了皇命,也不见得会秉公办事。这可怎么办?……哀?他猛然想起新科状元刘正文。对了!此人文武兼备,胆大心细,与朝中各大官员都素无瓜葛,就派他去!……想到这里,忙问:“新科状元何在?”
“皇上您忘了?你不是准他游街三日,不用上朝的吗?”贴身内侍高力答道。
“哦……,那就退朝吧!”
“皇上退朝!――”
皇上回到后宫,赶紧吩咐高力:“去宣刘正文御书房见驾。”
大街上,刘正文身穿大红袍,头戴官帽,胸前挂着大红花,跨着高头大马,正被一帮人簇拥着,鸣锣开道,打马游街。
“皇上有旨,宣新科状元刘正文玉书房见驾!”
刘正文正游得高兴,忽听内侍传唤,赶紧下得马来,去往御书房。
皇上免了礼之后,就把歌谣一事告诉了他,然后提出担忧:“皇叔在朝多年,与大臣门多少有点连系,所以大臣们都不愿去得罪他。朕也深知其中利害,处理不好,反而伤了我叔侄的感情。所以你要悄悄地查,尽早动身吧!千万不能走露了消息。朕现在只有仰仗刘卿你了!”
刘正文听后,马上伏地说:“臣愿往汝阳与皇上分忧。不过……臣一小小钦差,恐怕会令皇上失望……”
“怎么?连你也不敢去吗?”皇上很是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