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贵族的尿性,身为王族的熊荆心里流过这句话。他越来越有一种觉悟,那就是人一定要守本分。既然是贵族,那就不要去学庶民的聪明。庶民活着只是为了活着,贵族除了繁衍子嗣、不绝祖祀,剩下的一切都是为了氏族的荣誉,而荣誉,需要鲜血浇灌。
“秦人可攻其人,我军却不可。”熊荆看向低头的将率,如此说道。“然,我军不攻其人,可攻其心。”熊荆的话让一些将率抬起了头,他们都看着他。
“何谓攻其心?”熊荆自问道。“便是彻底击垮秦人战争之意志、摧毁秦人战争之精神,让秦人畏我、惧我、恐我、怯我。齐人畏越如虎,虎虽死,以为生,我军亦要如此。
故与秦人战,需堂堂之战。天时、地利、人和,皆为秦人所得,然其不胜也。如此与战,秦人必成惊弓之鸟,日后畏我如虎。不然,秦人攻其人,而我不可攻其人,长此以往,我军越来越少,秦军越来越多,何以为胜?必败也。”
本分,贵族的本分被熊荆这样解读出来,诸人一时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庄无地本来是不赞成这样打的,鄂乐也不赞成熊荆的做法,但事实就是,楚军只能这样打。
秦军可以通过攻其人之策不断消灭敌人的物质力量,以达到己军越来越多,敌军越来越少的目的,楚军既然做不到这一点,那就只能摧毁敌人的精神力量,来达到震慑、惊骇敌人的目的。两军虽然手段不一样,但目的是一样的。
得到就要付出代价。秦军无所谓荣誉,他们只要首级,不管首级是自己砍下的,还是别人砍下自己横抢过来的,只要是首级就可以了;楚军追求荣誉,那就必然要冒着宋襄公的风险,赴汤蹈火、出生入死,以贵族的方式堂堂而战。
城墙上诸人再次无语,却人人振奋。大战在即,每个人不可避免的患得患失,可熊荆却帮楚军指明了道路,贵族军队的道路。
“大王,大战之时,臣愿率期师先渡渭水!”反应最快的妫瑕说道。
“臣亦愿在大战之时,率师先渡渭水!”成通、潘无命等人慢了一步,也抢着道。
“大王,臣亦愿……”除了鄂乐,其他将率都揖礼过来。
“何人先渡,皆由幕府商定。”熊荆把这件事交给了庄无地等人,幕府必须制定可行的作战方案,而不是一窝蜂的强渡渭水。
“臣敬受命。”庄无地、斗常揖向熊荆,他们虽然振奋,心里却担忧,担忧堂堂而战的伤亡。
“再则,”熊荆继续道,“何时于战、如何于战,使人告知赵政。”
熊荆的要求让诸人再次一震,可很快大家就释然了。既然是堂堂而战,当然要约定时间、约定地点,堂堂而战。秦军半渡而击是肯定的,可那又怎么样呢?当秦军用上一切计谋都无济于事,最后被楚军杀的大败而逃、或者全军尽墨,那么畏惧的种子也就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