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文君之请先与屈遂、熊启两人商议过,他提出此请后熊启也道:“姑母素重阳文君,请王弟重用之。”
屈遂则眼睛巴巴的望着,意思再明显不过。熊荆心中吃惊,却极为诚恳的看着熊启:“若秦王刺而未死,如何?将整个楚国压在刺秦之上,我不愿、也不敢。见兄长之前我曾与群臣商议,楚国拒秦,不在外而在内……”
“在内?”熊启也看着熊荆,他能感受那乌黑眸子后的真诚。
“此事一言难尽。”熊荆也不知道如何启口。“合纵攻秦并无可能,楚国只能大变图强。若仅是维持当下之状,以阳文君为令尹自然可,然大变已起,忽而以阳文君为令尹,其余朝臣必生嫌隙之心,于事不利。不如,以阳文君为太宰,如何?”
“太宰?”楚国的太宰就是外交部长,负责出使、接待等事务。这自然不能和令尹相比,黄歇任令尹时,国人只知有令尹而不知有楚王。
“令尹或是昭黍、或者淖狡,”熊荆直言不讳了。“然昭黍是文臣,楚国今后又多战事,恐以淖狡为令尹。此事虽未明示,然群臣已知我意,改之不妥。”
“若是如此,”熊荆直言到这种地步了,熊启只能看向阳文君。“可否屈就?”
“既如此,臣愿为太宰。”阳文君拜道。熊荆看不到他的脸,却能感觉到他的失望。
“弟也有一事要求兄长?”熊荆也想起一件事来。“大工师欧丑为秦侯所掳,他虽跳船恰为赵使所救,然其家眷据说已送至咸阳……”
“确有此事。”身为右丞相,熊启自然能看到侯者的报告。“王弟是想要回欧丑家眷?”
“正是。此也是修和条件之一。”熊荆道,他见过欧丑,答应过他会向秦使讨要家眷。
“此事不难,然此事请勿张扬,张扬则难以处置。”欧丑跑了,留住家眷也是无用,可秦国绝对不会承认曾发生过此种事情。熊启也想起一件事:“请问王弟,转炉炼钢可成否?少府亦在试炼……”
“少府也在试炼?!”熊荆瞪大眼睛,少府是秦国少府,那是在咸阳。
“正是。”熊启轻描淡写中把秦国给卖了。“秦国侯者众多,墨家钜子燕无佚乃秦少府大工师,摄秦国一切兵备之造。关东六国工匠之中多有墨者,楚国转炉尚未试炼,少府便已得到讯报。钜铁之利,天下莫挡,庶兄担心……”
熊启一开始是希望秦国炼出钜铁的,知道清水之战的实情后,又担心装备钜兵的秦军会灭了楚国——楚军确实太弱。
“或可设法让少府转炉造大一些,不,我楚国先造一个大的。”熊荆忖道。
“造大?”熊启不解。他觉得那摇篮一样的转炉已经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