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赐幼承,你觉得道德天尊让位,元始若是承受这般恩赐,不会遭到旁人的争议么?”
“的确。”
半晌,接引道人嘴角一翘,莫说旁人不说,即便是他们西方两位道人,也会以此为要挟,言之元始不配做兄长,竟然不修德行,岂能承受帝师之果?
“另外,此次帝师,应该以义为行,方可教化于民。”
金蝉子说完看向接引道人,以对方的睿智,他说的如此明显,若好不知道该如何操谋,只怕也无法成就圣人之位,鸿钧道祖的眼睛可毒着呢。
推行义行?这义行要如何何为?接引道人脑中灵光点点,不断的考虑伏羲成圣之根本,伏羲开创德行,以仁政平定乱世,可以说伏羲虽然一统九州,但是大小战事不过双手之数,多以其他部落自愿臣服之果。
仁仅次于德,以人为本,甘为众人谋福,不顾一己私利。以关怀他人、发展人族整体强盛为目标,使人族成为九州的主角。
仁与人相通,说白了伏羲便是把人族视为己身,把内心的善念不断的扩大,使之万众人类皆存善念,化为仁之一道,故此伏羲开创仁德之道的先河,莫不如说伏羲把人族内心的善念,汇聚在一处而已。使得万众一心,人人为人,铸就了仁德之道。
而义呢?义又要如何体现?这是个深奥的词汇,对于接引道人也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即便以接引道人的智慧,也是懵懵懂懂,心中只存点点灵光,却无法把这点点灵光,汇聚成一处、化为完整。
“金蝉子,何为义?”
“老师,问之小义,还是大义?”
“呃?何为小义,何为大义?”
本想借金蝉子之言,来完善他心中的明悟,可是没想到对方再次抛出难题,令接引道人头疼无比,也不得不地下头颅,双手抱拳化为请教之态。若是被外人看到,还真是认为金蝉子乃是师父,这接引道人才是徒儿呢。
见到接引道人一脸的尴尬,金蝉子也微微一笑,心中暗自腹语,怎么说这接引道人都是名义上的老师,他也不能做的过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