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还是不要进入五监的好。
不过,这种事情似乎不能等到皇帝的旨意下来之后才去推辞,最好是在皇帝的旨意下发之前,去影响和改变他的决议。
韦仁实想了一路,回到家中之后,从书房里面拿出来一个木匣子。
将木匣子打开,里面是一套精美透亮的琉璃器。韦仁实之前在洛阳的胡商那里见过琉璃器,成色远没有木匣中的这般好,却也价值数千贯。木匣当中的这一套,只怕会更贵的多。
第二天一早,韦仁实拿着木匣子,到崇文馆里告了假,然后直奔李淳的居所。
到了那里,通传之后,韦仁实便得以进去见到了李淳。
“仁实,你这般一大早的跑来,却是有什么事情?”自从水泥做出来之后,李淳对韦仁实的态度愈发的好了。
韦仁实将木匣子拿出来,递给了李淳,说道:“淳王爷,你且看看里面的东西。”
李淳接过来木匣子,打开一看,两只眼睛一睁,道:“嚯!上好的琉璃器!”
“淳王爷觉着,这一套琉璃器值多少钱?”韦仁实问道。
李淳左右看看那,说道:“琉璃器向来很贵,似这般透明的更是不多见。就算是我手里也没有几套,还是老早之前得的赏赐。若在外面的市面上,这一套下来只怕至少得五千贯吧!”
饶是有心理准备,韦仁实还是被吓了一跳。
福昌县令居然能够拿出这么贵重的东西来!
韦仁实顿了顿,又问道:“似这等透明的琉璃器,只能从胡商手里买来,是不是?”
李淳点点头:“不错,这等成色的琉璃器,原先只有波斯能产。不过自波斯被大食灭国之后,便只有大食能产。再由胡商将其带来长安售卖。往往价钱极高,且还抢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