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屏住呼吸,离近了看画,这还真是一幅画,而且这幅画是绝绝对对的平面画,并不像初看之下那么富有立体感。
也正是这幅画,让京都人民领教到了这位海伦美女的魅力。
“这画儿,怎么没有留白?”总有懂画的人,站出来做出个专业性的评价。
对,这幅画的确没有留白,每一个角落都被颜色填充得满满的,说起浓墨重彩,这画才是真正的浓墨重彩吧。
底色是黑与黄相间的黄沙色,整面画就是一位波斯美人的半身像,栗色的卷发,白皙的皮肤,目光迷离的大眼睛,丰泽的红唇,较中原人来讲,是棱角分明的五官轮廓,那么立体,那么美丽,那么炫目。
之前的中原人总认为波斯人长得有些粗粝,不及本地人那样细致耐看,甚至认为那一路深目高鼻的长相是不入画的,直到今日才知道,这样的长相只是不入淡淡留白的中国画……
或许,也只有这样的美,才能撑得起如此浓墨重彩的泼洒,众人皆都仰头望着画上的美人,第一次体会了什么才叫艳光四射,画中美人佩戴着闪闪发亮的宝石,却全无珠光宝气的贵态——宝石制成的异族首饰在漫漫黄沙中显得原始而妖娆,正如美人身前那些疯长着的突厥玫瑰,生命力顽强地释放着它们鲜血般的色彩。
中原人民本就五官疏淡,如今被这位波斯美人一比,五官更像是淡到能被一方热帕子抹去了似的——这奇异的对比,更凸显了海伦之美。
原来,今日这一**香露的名字便叫做海伦。
所用的香材,也正是突厥玫瑰。
就在几个时辰前,众人还在纷纷猜测温家香露的第三位佳人是为何人——这位美女海伦便横空出世,以一幅浓墨重彩的肖像占据了元龙朝人民的心。
真真是另辟蹊径,以奇制胜!
除了关心香露,人们也很关心这幅画的作者是谁,而偏偏作者并不留名,只写下了“惊鸿相馆”四个字。
(唐笑笑还不信了,经营个相馆怎么还就能那么难呢!)
朱家那边的“昭君”,无论香味如何出尘,终究还是落了俗套,落了中原人几千年来都未曾跳出去的俗套。
这一回合,温家大获全胜。
没办法,海伦这么美,风格又这样独特,最关键的是,突厥玫瑰竟能这么好闻!香露控们焉能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