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伞里几个人?”
“五个人啊。”伯母您这是教孩子数数儿呢,笑笑给了个面子:“一二三四五,五个人。”
“这就是五子登科啊。”方夫人歪头一笑。
“哦~这么个解释啊,果然吉兆!”笑笑茅塞顿开,开心得像个孩子。
珊娘面色微红,不理两人,埋头吃自己的饭。
方夫人不理会,只与笑笑畅谈:“因那‘油纸’与‘有子’谐音,那些福广人家在嫁女儿时,通常会有两把油纸伞做嫁妆,合着‘早生贵子’的意思!再有,男子十六岁成人,有些地方的父母会赠送一把油伞,是希冀其支撑门户的意思。”
“小小一个伞字,竟大有说头儿呢!伯母今日让我长了见识了!”笑笑喝尽碗中的汤,这一顿饭倒是吃得有滋有味的。
珊娘用茶漱了口,有女儿在场,这个话题实在让人没法儿接,只做不理。唤来眺雁道:“今儿晚上的菜剩的多,给后院的丫头们分一分,自有那当值晚的,如今还饿着肚子。”
“太太仁慈,她们又有口福了。”眺雁笑道。
眺雁提着食盒子回了后院,正看见几个小丫头拿着竿子够那槐树上的串串槐花儿:“你们几个馋猫儿!当心吃那花蜜肿了脸!”说着从食盒里拿出一个油纸包来,“你们可吃了饭了?”
几个小丫头放下竹竿子,不敢再够那些花儿,上回姑娘说过喜欢槐花的香味儿,勖嬷嬷就不让再摘那些花儿了,让留着给姑娘闻味儿呢。几人看到眺雁的食盒子,知道是有好吃的了,到底年幼嘴馋,一窝蜂地凑过来:“饭吃的晚,都凉了,就知道姐姐想着咱们呢!”
眺雁把那大油纸包给了其中一人:“拿去一起分了吃,糖肉馒头、辣菜饼都是好吃的,只那大耐糕不可多食,如今还算不得暑热,吃多了伤脾胃。”
“记下啦!”几个小丫头谢过眺雁,就簇拥着拿纸包的丫头跑回屋子去了:“我吃糖肉馒头!我吃油炸豆沙窝窝!这个辣菜饼给眉豆留着,她就好这口儿!”
眺雁提着食盒子回了自己屋子,见掬月一人正就着灯做针线,不觉叹道:“又不必赶工,何必熬这个眼儿!”说着把食盒子放在桌上:“太太赏了菜吃,有你爱吃的花菇鸭掌!”
掬月笑一笑,手里的活儿却没有停:“方夫人要住一阵子,太太让给做两件纻丝寝衣,又不愿意针线房的人碰这些里衣,便只能自己人动手了。”
“这便是能者多劳,谁让你的手艺精。”眺雁一笑,“她们呢?”往往几个大丫头都爱凑在这个屋子里做针线闲磕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