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盈也随着她一起上课,这个小姑娘估摸着是没遗传到她娘的基因。
念书看起来不是很聪明,背书很慢,记性没有槿儿好。
但是很会玩,据说是随了她已故的那个干拿粮饷不做事的爹的性子。
教槿儿折手帕、翻花绳儿,还拿了藤球一起玩儿。
纳兰先生一开始还教训过芷盈,说:“你自己不上进,不要带着大格格瞎玩儿。”
清璇却很喜欢这样的孩子,可不是每个人都这么会玩的。
在清朝,她见多了百无聊赖,就知道做针线、背背《女戒》的女孩子。
不是说这些女子不好,她们勤劳善良,自有可爱之处,也是世人推崇的女子样板。
但是,她不想让自己的女儿过这样的生活。
清璇曾经在网上看到过晚清格格的黑白照片,容貌暂且不税,那空洞、无趣的眼神叫人心惊。
也许,孩子以后要学会管账,学着适应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却只能从一而终的时代风气。
更有可能,要远离父母和族人,远嫁蒙古。
那么,可不可以,让她有一段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光?
可不可以教她学会享受生活?
不要一味自苦,了无生趣。
她把这番话删删改改和四爷讲了。做父母的总要步调一致吧!
若是一边放得宽,一边抓得紧,反而会教孩子无所适从。
说完那段让孩子好好玩的理论之后,她原已经做好被骂得狗血淋头的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