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当军方统计这次政变细节的时候,官方的材料是这样记录的:
三千精心挑选出来的最精锐的银羽骑士,在装备全面落后,并且加上被偷袭暗算,以及对方阴险险的战术等等条件下,全部阵亡。
普通的市民,商人,游客,没有人能够幸免。在这一刻,生命失去了价值,只是变成了那些屠夫手下挥舞长剑的一个符号。
凯旋广场之上,忠亲王身边,已经聚集了密密麻麻的城卫军和近卫军,他身后的重甲骑兵,加上四面八方聚集起来的步兵方阵,足足有三万兵力了。
这些人牢牢地围住了凯旋广场的两侧,那些纷乱逃跑的民众,只要不往中心广场奔跑,他们也不管,因为他们地目标只有一个。
皇城。
而自由广场之上,李维康伯爵大人家埋伏的弓箭手,也很快地赶到凯旋广场,数千支利箭,遥遥地指着高台上……圣皇陛下本人。
空气之中,肃杀和紧张的气息在迅速地凝结,没有人知道这气氛在什么时候会引爆。
皇城之下两侧高台上,那些文武大臣以及豪门士绅都惊呆了。
这样的场面爆发得太突然了,甚至没有丝毫征兆。
都知道忠亲王和圣皇不对付,也都知道他有不臣之心,但当他真的造反了,还是让人感到震惊。
他居然真的造反了,就选择圣皇太后六十华诞这一天。
太后是圣皇的母亲,并不是他的母亲,而且在圣皇大人登基之时,出了很大的力。或者换句话说,圣皇太后是亲手将龙椅从忠亲王座下抽走的人之一。他选择在这个时候造反,不无报复之意。
能坐在皇城下两侧高台上的,都是帝都有头有脸的上流社会的人物,其中那些豪门世家里,自然不乏自己带来的侍卫,只不过,那些最多百十名地侍卫,此刻也只能牢牢地护卫着自己的主人,面对高台下黑压压的叛军,还有周围那数千的弓箭手……可以想象,如果对方一轮弓箭齐射之后,恐怕帝都的上流社会,就要重新洗牌了。
安静。
死一般的寂静。
在这样紧张的情况下,整个凯旋广场忽然陷入了一种奇妙的寂静之中,虽然广场周围远处依然还有受惊逃跑的民众在呼喊,广场的长街之上还有刚才践踏之后惨死的尸体和重伤未死之人的惨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