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密的不是别人,正是一名被大宛人联络的匈奴贵族。
此人已经向大齐投诚多年,早已经习惯了大齐安定的生活,不想再卷入战乱当中去了。
裴清殊得知此事之后顺藤摸瓜,很快便找出了其余七名准备叛离大齐的匈奴贵族,并将他们处以极刑。
三日之后,裴清殊下令发兵,亲征大宛。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裴清殊会像上次出征匈奴一样带上两个年长的儿子,然后命襄亲王监国的时候,大皇子裴敬坤被封为贤郡王、留守京城的消息突然传了出来。
这道旨意一出,立时在长安城里炸开了锅。
众人纷纷认为,圣意已经十分明显了。
皇长子成为太子,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其余的皇子,皆不能与之匹敌。
不过,只要敬坤一日没有登上皇位,就还存在着一日的变数。
为了辅佐尚且年少的敬坤,裴清殊出征之前,把公孙明留给了他,让敬坤有什么不懂的事情,就多找公孙明请教。
这日公孙明同敬坤议完事出来,正要出宫,却听背后有一熟悉的声音叫住了他:“公孙大人请留步。”
公孙明回头一看,来人原是敬坤的生母,皇后宋氏。
向皇后施了一礼之后,公孙明礼貌且客气地问道:“不知皇后娘娘叫住微臣,可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
“吩咐不敢当,只是近日有些困惑,一直萦绕在心头,还请公孙大人来替本宫解惑。”
皇后是个再传统不过的女人,她所思所求,无外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有个好的前途。
所以她不用开口,公孙明都知道她想问什么了。
不过公孙明非常谨慎,没有立即应皇后的话。
毕竟有多年前婉玉的事情在先,公孙明现在除了在裴清殊面前什么话都说之外,对所有人都多了几分戒备,包括皇后。
可皇后问的,偏偏就还是婉玉的事情:“不知公孙大人可还记得,十二年前娴贵妃妹妹生产那天,你曾向本宫讲解过当日的天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