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想要入席,必须排队。
等不得的,自然就走了。
但在林府门前,还得支两个摊子,一边蒸馒头,一边熬粥。
馒头蒸小一点,但要掺点糖,或做出花色,让人吃出精细来。
粥也是一样。
不能光煮白粥,又不是赈灾施舍,大热的天,得搁些红枣绿豆莲子,才显得好看。
到时有些肚子饿的,没时间等那流水席,过去领个小馒头,喝一碗清甜去火的甜粥,人家就能少些火气,走时也不算没吃过东西。
她这一说,杨公公就明白了。
“粥和馒头的事情,少夫人就交给我了,包管办得体面妥当。”
那排队入席之事,就交给常公公了。
都是精明人,一点就透。
等到次日,芜城百姓们再来相约看戏吃大餐,就发现现场有些细微的改动。
戏台是不变的。
但那七十六桌流水席,却是安排在了稍远些的地方。听得到,却看不到戏台的表演。
于是想要吃酒席和好生看戏,就只能选一样。
而不论看戏,还是吃酒席的入口,皆用长长的绳索隔成了回形通道。还有提着刀枪的王府侍卫,在那里维持秩序。
想加塞,想插队,全都没门。
且入酒席一次,最长不能超过半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