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大人却叫女儿留下,跟谭夫人好生商量一份谢礼,回头送去。
人家这样用心,也得表表心意才是。
谭迎春揣摩着美娘为人,说不必准备得太贵重,倒是如走亲戚般,送些能吃穿用上的礼物最好。
谭夫人拿出多年当家主妇的本事,与女儿细细筹谋了一回,方才定下。
等回房歇息时,方悄悄问起丈夫,那林家姑娘既如此好说话,回头要不要帮亲家女婿,就是谭迎春的未婚夫,也争取个求学机会?
谭大人顿时摇头,“你这点呀,就不如迎丫头看得透彻。你看她有没有开过这个口?毕竟还没嫁过去呢,要这么上赶着替人着想么?等惯出毛病,还觉得理所当然了。此事除非亲家来求,否则不必理会。
再说林姑娘好说话,正是因为咱女儿知进退。连邀她琴会都没去,才给她二哥换了这个机会。咱们若得寸进尺,那女儿成什么人了?”
谭夫人心服,又颇有几分后悔。
早知道女儿还有机缘跟上官先生的弟子做干姐妹,就不该那么早给她订了亲事,该再等等的。
谭大人道,“那你也别这么想。除开这件事,我们两家算是门当户对。且俞家那孩子也是个知道上进的,并不比你儿子差。莫欺少年穷,谁知道将来呢?且女儿有这么一桩际遇,将来婆家必肯高看一眼。日子过得松快了,岂不比嫁进高门大户更加自在?咱们可不能学那势利眼的刘家。”
两番话,说得谭夫人不好意思起来,“是我心思杂了。”
谭大人笑。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本就是人之常情。
这事别说妻子了,他自己也想过。只前后思量,方觉不妥。
这会子谭夫人心事去了,他却有件心事,想跟正妻商量。
近日谭大人遇着件案子,算是抓着吴通判,一个不大不小的把柄。
“你知道的,刘家素来巴结吴家。如今他家能和郭家结亲,也是吴通判说了话的。若此时刘家恩将仇报,坑了吴家一把,你想吴通判会怎样?”
刘家今日差点坏了儿子好事,谭大人这是想在刘家报复之前,干脆先坑上一把,出一口气!
况且儿子说那刘家太太今儿对美娘也不大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