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便向众人鞠躬,行过佛礼,以示对众人信赖尊重的感谢激,随即手持念珠,步履沉稳地上得前方,举手投足间让人隐隐诚服。
悲愤望着宗正,语气平和地问宗正道,
“既然如此,贫僧且问你,你可会万象派、宗剑派、和我少林派等多派的武功绝学?”
宗正有难言之隐,一时犹豫,并未作答,然,此举却难免被众人误解为心虚。
“还望据实回答。”悲愤复又语气凝重地说道,
宗正想着此番既是对质,便不能隐瞒,何况,已经用这几门功夫和对方之人交过手,怕是也瞒不住了,便坦言回道:“不错,确实如此。”
“不错,你很坦然,第二个问题......”悲愤说道,
“慢着,大师方才所问不知与事实和证据有何干系?”悲愤大师正要发问,却被宗正一语拦住,
对于宗正的反问,悲愤并未解释,只是安抚道:“莫急,贫僧问这个问题自然有贫僧的道理,还请施主先耐心回答完我这几个问题。”
宗正觉着眼前这位大师乃是出家之人,颇有尊仪威望,定然不会黑白不分,会为自己主持公道,便点头回道:“既是如此,那大师请继续问吧,我保证我所回答,句句实言。”
悲愤便继续问道:“第二个问题,你是否与蒙古人有勾结?”
宗正不明白悲愤大师的意思便疑问道:“何为勾结?”
悲愤大师并未解释,而是连问了三个问题,
“贫僧且问你,你是否救过忽必烈性命?”悲愤大师询问道,
“救过。”宗正直言相告,语气铿锵,毫无避讳。
“贫僧再问你,你是否在蒙古军中,为忽必烈办过事?”悲愤复又问道,
宗正想起近日所做之事确实是为了帮助忽必烈而做,便亦坦言道:“是。”言语间似乎未敢确定,少了些许肯定的语气,不过,还是大声地说出了‘是’字,众人听了个真真切切。
“很好,贫僧最后再问你,你的师父是否是蒙古人?你和你的师父是否杀害过我派中人?”悲愤在这个问题上连续发了两个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