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全家上下都很高兴,特别是李氏,简直乐得合不拢嘴!
刘氏对杨峥的印象也改观不少,她对杨峥这个人并没有什么意见,最初反对杜玉娘跟杨峥好,也只是担心杨峥的差事太过危险。后来又听说了杨家的事,觉得齐氏这个人心思不正,家里气氛不好,怕闺女嫁过去吃亏,受罪。现在杨峥能把事情做到这个地步,她也是无话可说了!站在男方的角度想想,杨峥的这种举动,根本就是有发媳妇忘了娘啊!搁谁谁的心里能舒服!
不过刘氏转念又一想,父慈才能子孝,齐氏做的那些事儿,不配做一个母亲,也怪不得儿子跟她离心。
过完了年,杜玉娘就十五了,定亲的事情也该提到议程上来。
杨峥从杨家脱离出来,上头就没有长辈了,提亲这种事就不太好操作。
本来柴闻达是想以杨峥的长辈身份来促成这个事儿的,但是他现在是杜玉娘的义父,是娘家人,就不好再充当杨峥的长辈了。
杨峥想了想,或许自己应该给师傅写封信?生恩不及养恩大,当年要不是师傅,他只怕早死了,由师傅来当他的主婚人,再合适不过了。
杨峥想起与杜玉娘的婚事,心头就是一片火热,更加卖力的收拾起那座小院落。他一面找人重新修葺,粉刷院子,一面找木匠打家什,图纸会先送给杜玉娘看过,再决定样式。
就在杨峥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个让杨峥意想不到的人,突然出现在杨峥的新家之中。
杨峥看着一身便装,只带着两个随从的洛镇行,眼中闪过一抹惊讶之色。
“怎么,不请我进去喝杯茶?”
杨峥叫了一声:“义父。”这才闪身让出一条路来。
洛镇行负手进了院子,跟在他身后的两个中年人,却是恭恭敬敬的冲杨峥叫了一声:“公子爷。”随后方才进入院子。
杨峥关上了大门,走到了洛镇行身后。
二月底,天气还很凉。
洛镇行披着一件琉璃织锦的素纹披风,双手很自然的揣在怀里。他四处打量着小院子,眼中满是嫌弃之色,“小了点,又破又旧。”
说完,信步往上房去了。
杨峥跟上,两个随从相互看了一眼,也紧紧地跟上。
家具什么的,还没有打好,屋里只是摆了两个凳子,还有一张有些破旧的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