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姥姥和姥爷呢?”
“回去了!”杜河清道:“咋,你有事啊?”
杜玉娘轻笑,“我能有什么事啊,我就是想着,我姥姥和我姥爷都那么大岁数了,为了这个事儿忙前忙后的跑了好几天,也怪辛苦的。这事儿成了,爹,你总得拎点酒上门看看我姥爷吧?咋的也得陪他喝两口,要不然怪让人心寒的呢!”
杜河浦老脸一红,知道杜玉娘这是拿话点他呢!他心里虽然有点不高兴,但是也知道这话在理,连忙表态:“玉娘,是二叔想得不周到了,哪天得空,二叔买两斤好酒去看老爷子,一定陪他喝个痛快。”
张氏刚要说话,心想那酒多贵啊!两斤好酒得多少钱啊,这钱就算从账上支,那也有他们二房的份不是。
可惜杜河浦狠狠的拉了她一把,她就把话又咽了回去。
杜玉娘冲着李氏甜甜一笑,“祖母,晚上你想吃啥?”
李氏没好气的瞪她一眼,“你做啥我吃啥。”这丫头!这话是不是也说给自己听呢,这是打个巴掌,给个甜枣啊!
最终,杜河浦还是自掏腰包,买了酒,又买了两包点心,跟杜河清一起去了五石村。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杜玉娘的日子过得波澜不惊,每天忙着督促虎子学习,忙着家里的一日三餐。
田氏的生辰是九月中旬,她过完生辰没多久,地里的庄稼就得收起来了。
土豆已经收完了,接下来就该收玉米和花生,割秫米了。
杜家的田多,家里能干活的人手却不多,现在能下田的,除了杜河浦两兄弟,也就只有杜安康了。刘氏和张氏,也就是在田边帮一些收玉米,捆花生的工作。
好在,刘氏娘家兄弟多,田氏娘家兄弟也多,特别是田氏,因为当初她嫁过来的时候,娘家什么嫁妆也没准备,所以刘家的几个小子觉得特别对不起他们的长姐。每到春耕秋收的时候,田氏的弟弟就自觉自动的过来帮忙。
今年的秋收,是田家的几个小子过来帮忙的。因为田氏怀了身孕的关系,田氏的娘也跟着过来帮忙了,顺便可以看看女儿。
众人拾柴火焰高,用了三四天的工夫,杜家的秋收便结束了。
金黄色的玉米整整齐齐的码在院子里,花生则是捆好后,直接扔到了墙头上晒着。秫米也全部脱粒,晾晒后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