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来想去,觉得问题还是出在‘不贤不孝子孙’这几个字上。
玉娘为什么反对家里的铺子继续经营下去?
十一被书院开除的事情,真是另有隐情吗?
大房这两个孩子,都是老实本分的。
安康成家了,每天跟着他老子下地种田,上山砍柴,侍候家里的牲口。那孩子勤劳认干,做事踏实,根本不可能给家里惹什么祸事。
虎子还小,孩子虽然淘气了一些,但是孩子本性是好的,瞧着比他大哥聪明,机灵一些,但绝不是个惹祸的苗子。
老话讲三岁看到老,一点也没错。
十一呢!
李氏不由得想起杜安兴来。
十一小时候就很聪明,嘴也很甜,很讨家里人的欢心。
但是想起这些年他在外念书的事,李氏的记忆不由得有些模糊起来,孩子离他太远了,好多事儿,都由不得他们做主了啊!
李氏吐了一口浊气,更加下定了决心,铺子,一定要租出去!
所以晚饭以后啊,李氏就把两个儿子单独留下来,跟他们商量租铺子的事。
杜玉娘坐在李氏身边,低头摆弄着一只荷包。
李氏说话,从来不避讳杜玉娘,所以兄弟俩也习惯了,没觉得有啥特别的。
“娘,我们没意见,都听您的!”杜河浦率先表态了!孩子他娘的所作所为,实在太让人失望了。到现在,她还痴心妄想铺子的事情呢!把铺子租出去挺好,租金直接揣到娘怀里,也省得她一天到晚的不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