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魏看到罗定国没有再说话,但是他也可以感觉到罗定国接受了自己的观点,只是在进行思考而已。哪位的心里也渐渐安定了下来。老魏起身拍了拍坐在雪地上的罗定国的肩,然后说道,你再仔细想想,结合现在的战场,想想有没有这种可能性,不管你想不想得出来,一营都必须要坦然去面对即将到来的作战。
说完老魏就走出指挥部,他去观察106场大队是否有新的部署了。
虽然老魏沮丧,说的好像非常依赖罗定国,同时也放过了罗定国,但是实际上,老外对于整个战场是有自己的判断,也是有自己的主线所在的,作为一个成熟的指挥官,他绝对不会把战场的胜负压在一个人身上,他需要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对整个战场做全新的判断,尤其是罗定国的话语当中,或多或少的将整个基地四团的一图中甲的都暴露了出来,一个人在下雨五分钟到底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其实老魏是没有把握的。
从这一刻开始,一营重新稳定了下来。这种稳定指的是指挥层和战士们的心同时都稳定了。
但是106侦查大队这一个时候却彻底混乱了。
乔戈一句话也没有说,坐在他的指挥部里,感觉整个脑袋都是炸了。把下面的参谋长,政委,副大队长三个人简直就吵翻了天。
参谋长,政委,副大队长,三个人为什么会吵翻天呢?这是因为三个人对于下一步106侦查大队要采取的行动,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对于参谋长保科而言,其实他的心里是完全认同的罗定国的话,尤其是罗定国对于整个774团战术的分析,甚至让保科感觉到毛骨悚然。尤其是对于主战场的兵力分析,直接让保科感觉到了极大的危机感。所以保科的意见是留下一部分人继续和一营对峙,其他的主力部队全部都要转移到栗子山西侧。
对于副大队长乌长而言,他当然感觉到了罗定国话里的真真假假,但是有一点想不通,按照正常的情况而已,774团的一营不论是出于哪个角度,都不应该主动诱导106侦查大队进入到栗子山,但是罗定国的话呢?其实最终的意图只有一个,那就是逼迫106侦查大队主动进入到栗子山,难道罗定国真的是自爆,还是罗定国有其他的意图,这一点根本就说不清楚。不过遵从着的敌人想要的自己绝不能给的原则。106侦查大队绝不能够在这个时候进入到栗子山西侧。所以乌长坚定的认为,106侦查大队应该压过边界线,进一步挤压774团一营的战场机动空间,逼迫774团一营主动作出方向上的战术变化,再根据774团一营方向上的变化,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还政委靳科他既不同意立即进入到栗子山地区,更不同意立刻越过边境线,因为上级现在给106侦查大队的命令,还是继续和774团的一营保持对峙,上级并没有下达要对771团一营展开进攻的命令,而且假如774团一营进入到栗子山,就会直接影响主战场上兵力的分布,促使774团直接撤退,会影响到583纵队的作战目的,这一点不管罗定国说没有说,实际上一直都是存在的。而越过边境线大规模大编制的越境作战,那就必然预示着军事冲突的直接升级,至少在靳科眼里看来是这样。在没有得到上级的直接命令的情况下,越过边境线本身而言,承担的政治风险要远远高于军事风险。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在靳科看来依然保持整个战场的现状,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很明显的就是敌人让罗定国出来叫阵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改变整个战场的态势,靳科如何都不会认为罗定国这个人叛国了,他们只可能是在演戏,他们演戏的目的自然就是要调动106侦查大队,真真假假之中说了很多,其主要目的,无论是鼓吹106侦查大队进入到栗子山,还是将整个774团的意图暴露给自己,根本目的就是要调动106侦查大队,而一旦106侦查大队调动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也也解放了774团一营。靳科很清楚一件事情,其实就双方现在的装备水平而言,774团的一营,在这种天气环境下,他们的机动速度是要远远强于106侦查大队,也就是说很可能106侦查大队会打一个时间差,要再用106侦查大队进入到栗子山之前,他们的先钻进栗子山,那么对于整场战争的局面的影响,这是极其严重的,会直接影响到583纵队的安全,尤其是如果出现了106侦查大队部不能够快速突破一营的阻击线,就会无形之中造成了106侦查大队和583纵队的隔离状态。这样一来,整个战场的态势就完全倒向了774团。虽然最终的结果是106侦查大队和583纵队的兵力加起来和774团的兵力相等,但是774团却用小部分的兵力就将583纵队和106侦查大队分割了,在战场上形成了一个分割包围歼灭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