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肖晓阳的这个决定对于整个战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暂时不好说,但是肖晓阳怎么也没想到的就是,虽然说二班狠狠的打击的对手,但是而且迅速的将战况汇报给了上级,但是肖晓阳也没有意识到了一件事情,就是作为被打击一方,在遇到几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下,他们是否有能力将自己的情况汇报给上级?正是因为肖晓阳也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所以他无法理解583纵队在现在这种局面下依然一动不动。他哪里知道583纵队的辛格洛夫斯基根本就没有接到a11哨所的战场信息汇报。
别说辛格洛夫斯基没有接到关于a11哨所部队的任何战报,就算是保罗也没有接到,这是因为a11的部队彻底的溃散了。短时间里他们根本无法将自己的战场情况汇报给上级,这个特殊的情况,实际上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或者说没有意识到这是他们的一个思维盲点。
而四营这一次派出的四个小队,实际上是四个班,这是四个班也是非同一般的部队。他们成为了583纵队和774团这场决战中的第一把尖刀,狠狠的插进了583纵队的侧腰,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性的作战力量。
但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四营派出的这四个班是扭转战局的关键性力量,而不是推动整个战局的催化剂,真正的催化剂实际上就现在而言还是一营,至于说一营怎么样成为一个催化剂的效果,就到了罗定国走上台的时候了。
其实,整个战场的局面已经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关键的变化就在于a11哨所的部队覆灭以及保罗派出部队增援a11哨所。保罗派出增援11哨所的303特别中队,实际上可以说,在无形之中也刺激了整个战场的进一步加速,甚至也让唐仕国对于整个战局有了一个新的估计,如果说303中队没有加入整个战局,很可能唐士国不会派出,部队去接应774团的撤退。
其实前文中我们就提到过,当摩萨国的部队再次向栗子山地区派出增援的时候,不管唐士国愿不愿意,也不论唐士国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唐世国也必然会派出部队去增援774团,如果说双方的这种增援力度一步一步的加大,就会将整个战局彻底的升级,所以说实际上这个双方的增员力度控制的都是比较合适的,双方都是小心谨慎的,就是为了避免整个战局的升级。
整场战争在这一刻,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了,时间也来到了10点半左右。
10点半左右,二营的四个小队也再次来到了枯涸小道,东岸河堤距离栗子山大约500多米。
二班七人小组已经进入到了枯河小道西岸以东,距离a11哨所的一个平行点的方向,距离a11哨所大约850米左右。
警卫连和774团的其他部队暂时没有其他的动静,辛格洛夫斯基的583纵队也没有采取新的行动。
原来二班三人小组已经到达了枯河小道的东岸河堤处,他们就距离栗子山山脚只有一个枯涸小道的宽度了。可能很多人已经忘记了,二班三人小组,但是实际上二班三人小组再次成为了整个战场的一个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