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洛特的这个思维是极其精妙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可以说瞬间就解决了他的困局。
当然也不是说洛特并没有在冒险,因为实际上它平行方向上的运动,也是很容易被对手的巡查队发现的,而对手的巡查队一旦发现了他们,必然就会全面的向他扑过来,他们只有三个人,根本连反抗逃离的机会都不会有。
不过对于洛特而言,实际上现在对手的巡查部署和警戒部署才是正常的部署,是适用于洛特以往的战场经验的,所以洛特的心理反而更加自信。
对于洛特而言,这是难得的正常的战场情况,如果他连这种战场情况都不能搞清楚,他真的就根本没有任何在战场上存在的意义了。
洛特做出大胆的决定以后立即采取行动,而实际上对于洛特而言,它最大的危险就是三营布置的外围的巡查队。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洛特的痕迹被发现是必然的,但是洛特也在心里默默的打了一个赌,那就是对手无法分辨这道痕迹,到底是敌人的渗透部队留下来的,还是他们自己留下来的?因为他们的巡查是完全没有规律的,而且不可能只有一支巡查队伍,他们不可能对所有巡查队伍的痕迹都是了如指掌的,自己只要能做到深度潜伏,在暴风雪完全黑暗的环境里,就算对手距离自己只有0.5米,也未必能够发现自己,而且自己现在只剩三个人,需要的潜伏地点是极小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自己都被发现了,也只能说是自己的好运气到头了。
洛特这一系列的部署,绝对称得上是胆大心细四个字,是一般的指挥官玩不来的,也没有洛特这种临战的心理素质。
当然,洛特的这种临战的心理素质,其实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在一次又一次的跌跌撞撞中被逼出来的。否则正常的指挥官也不会像洛特这么玩。
波特三人小组水平上的运动实际上也不是时刻不停的,而是运动到一个地点潜伏,听清楚对面的动静,了解对面的部署情况,然后再向下一个水平点运动。
也就是说,洛特每一次他在一个潜伏点停留的时间实际上都是比较长的,因为虽然对手发出动静可能是持续的,但是想要发现对手动静是否存在规律性或者说这个规律性的在哪里,是需要时间的。不是判断需要太多的时间,还是对手这一系列规律性的动静发出需要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洛特从第一个潜伏点跳到第二个潜伏点,这个过程是非常顺利的,并没有任何的异常情况,这就给了洛特莫大的信心。
至于说三营的警戒部队为什么没有发现洛特的动静,因为就算他们发现了,他们也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敌人的渗透部队的动静,还是自己正常的巡查部队的动静,黑夜已经完全阻断了,大家的视野,只能够通过声音来判断。就算在青狼山属于774团的核心驻防区,除了必要的灯光以外,实际上整个774团也在实行灯火管制,因为如果不实行灯火管制,对于在黑暗里的对手而言,774团是完全暴露的,这种情况下根本不需要接近,只需要远远的观察,就能够将774团探个究竟。
但是当洛特从第二个潜伏点准备跳到第三个五潜伏的时候,在这个运动过程当中,一个突发情况出现了,那就是他们总算等到了他们一直知道的774团的警戒圈的外围巡查队,而且不是一只,是两只,一前一后,一左一右,这样向他们推进过来。
这个时候洛特非常冷静,他命令部队立刻全部不做出任何动静,所有人全部趴在雪地里,连呼吸都要保持控制,他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要做的就是深度潜伏,任何的挣扎是没有用的,越挣扎越会让自己暴露,这个时候赌的就是运气,赌的就是对手有没有这么细心?他相信,大自然给了他最好的掩护。
其实洛特的这个决定也不算是赌,而是一种概率学,他站在对手的角度,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加上自己以往的经验,他知道自己被发现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潜伏部队暴露往往不是因为自己的痕迹暴露了,还是因为战士们的心理素质不过关,在战场上随着对手一步步的压进潜伏部队,在心理上受到的影响太大了,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动作,让他们无法做到静心潜伏,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假如说对手向你不断的靠近,你的心理过于紧张,而且无法控制自己的呼吸和心跳,那么仅仅从你自己混乱的呼吸声中,混乱的心跳声中,对手就能判断出肯定是敌人的潜伏部队和渗透部队,因为不是潜伏部队和渗透部队不可能这么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