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ca的想法,特勒是不赞同,但是他这个时候必须要尊重ca的想法,这也是特勒的优秀品质之一,他知道在临战状态情况下,战士们对于战场要把握,其实比指挥官更敏锐,战士们更加清楚在战场上他们需要的是什么?
不过这个时候,特勒骨子里那个性格又起来一个变化。我们前文中强调,特勒不是一个冒险型的指挥官,他对于冒险性的战斗本身就是抵触的,他喜欢把战斗的所有细节都把握好,在有100%把握的情况下再出击。
这个时候特勒也需要重新做一个权衡啊。
首先有一点,特勒实际上是尊重ca的想法的,也决定要配合ca作战计划,但是在配合ca的作战计划呢,同时他也要保证特勒三个小组位于不败之地,尤其是不能产生新的伤亡,否则特勒三个小组变成两个小组以后,就真的更加被动,再遇到任何一丁点情况,恐怕自己就是待宰的羔羊,毫无还手之力了。
其次,特勒再考虑整个战场上敌人到底还有多少猎杀小组,在附近,现在科勒对于这个战场的估计其实是比较悲观的。本来特勒认为干掉了对手三个猎杀小组以后,战场上的主动权应该是完全有利于自己的,但是现在看看,局面并不是自己所预料的,自己屁股后面这个猎杀小组到底跟了自己多久了?它是否召唤了增援部队,增援部队有多少,自己完全不清楚,留给自己撤退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整个局面确实太不利于自己了。
特勒心里计算着:自己的直觉是对的,自己对于整个战场判断也是非常准确的,而且从ca反映分信息来看,对手距离自己现在的位置至少有70米,这一点信息是非常关键的,自己的灵活度很大,按照正常情况而言,对手在50米的范围都很难发现自己,如果说对手一定要准确的发现自己的行动,必须要靠近自己35米。
如果以自己现在的位置而言,对手也发现自己,也就是说对手接近ca所在位置的距离大约为15米。,对手如果一定要准确的发现自己的存在,那么对手可能需要和ca处于平行位置。对手现在是无法在战场上找到自己的动静,那么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就只有自己在战场上留下来的痕迹,如果说他们是顺着痕迹来对自己进行追踪,那么他们必然会进入到ca的伏击圈里。
有了这些硬性的战场条件以后,自己在整个战场上可以使用的战术手段就很多了,当然前提是对手并没有发现ca的动静,一旦对手发现ca的位置,恐怕ca就要偷鸡不成反丢一把米。
在对手的眼里自己并不是停止不动的,而是一直保持运动状态,假如对手看到自己是停止不动,那么很可能不会采取任何行动,也就是说其实现在自己只要在这里保持一动不动的状态,完全也是有机会等着对手打上门的。如果说整个战场都一直是处于动态的情况下,自己转动,对手也在动,那么很可能对手采取的高速行动以后也需要越过ca所在点大约15米到20米的距离才能发现自己的动静,也就说现在对手要再前进55左右,才能够听到自己存在的动静,但是自己如果说继续保持向前的行动,那么很可能就会向前跑出50米,这是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战才需要的,也是自己绝对不能接受的。这里面对手的思维惯性和思维误区,自己是完全可以利用的,而且可以利用对手的这种思维惯性和思维误区进行一场有效的伏击战。从现在的情况判断,其实哪怕是自己现在折返回去,向ca靠近,就在距离c大约20米处停下来,对手都很难发现自己的存在。
有了这些想法以后,特勒立即采取行动,并且同时把自己的想法和战术意图告诉了ca,ca是有些不满的,但是特勒现在提出的这个战术方法确实是非常有效的,甚至可以做到零伤亡,而且风险也极大的降低了,有时候个人是必须服从整个战场的,ca必须收起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配合整个小队的作战。
就这样一个最大的陷阱,已经慢慢的铺开,等待s5小组的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