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玄幻小说>战将录> 第一百六十三章 开战(4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三章 开战(47)(2 / 2)

  马铁国跺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继续说道:当583纵队所有的有生力量全部都拖进战场以后。而且我们的主力打击部队能够到位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执行具体的作战计划。具体计划如下:

  第一,主力打击部队,分为二营,三营,四营。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再决定是否要抽调出预备部队来。

  第二,梯次打击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将二营,三营,四营。按照两个梯次,投入战场!

  第三,第一个梯次的打击是三营和四营。三营,从南向北进行纵向的贯穿。以贯穿敌人的防线,分割敌人的联系为目的。四营由西向东横向的贯穿,同样以贯穿敌人的防线,分割敌人的联系为目的。假如说三营和四营能够形成协同,那么整个战场必然就在我们的掌控之下,但是我们也要做好三营和四营,不能够协同贯穿分割战场的准备。但是根本上,三营和四营同时发起进攻,同时执行作战计划,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进攻发起,就要不停的执行这个贯穿计划,直到最后一个战士倒下。也就是要求三营和四营,在纵横两条战线上反复洞穿。这时整个战场肯定会形成一锅粥的局面

  第四,二营为主力打击部队。也就是作为第二梯次投入战场。当三营和四营在战场上分割出来了敌人的小规模的边角料的时候,二营的目标就是要吃掉这个露出来的边角料。通过不断的一次又一次的吃掉敌人的小规模部队,最终对583纵队形成绝对优势。全歼583纵队。

  说到这里,马铁国也就没有再说话了,他的作战计划已经基本上说清楚了,当然细节上肯定还有一些磋商,但是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政委和肖晓阳显然都已经陷入了沉思,马铁国也知道这个作战计划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肖晓阳和政委两个人陷入了沉思,是因为他们都知道一件事情,作战计划看起来很完美,但是具体执行过程当中却是风险无数,尤其是越完美的战术计划,实际执行起来难度越大。马铁国的这个作战计划,实际上对整个部队的协同要求极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就会把二营三营四营和警卫连全部搭进去,整个战场变成一锅粥。之后任何的命令都无法及时的传达,因为所有的部队都纠缠在一起了。而且乱中就容易出错,最后很可能变成了583纵队都被吃掉了774团。

  肖晓阳作为一个军事主官,他考虑的更多的是战场的实际执行细节。在肖晓阳看来,整个战场的空间是极其有限的,这就造成了所有的分割战术都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分割战术必然会对战场上形成挤压,在分割的过程当中会让敌人在局部地区形成绝对的兵力优势和火力优势。战役级规模的分割过程当中,这种对战场的挤压几乎就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如果是在小规模的小地域的冲突当中,分割过程当中对敌人的挤压所造成的问题是很严重的,往往是决定一场战斗胜负的关键所在,为什么很多实际战斗过程当中,分割到越后面压力越大,失败的可能性越大,就是因为分割以后你必然会受到敌人的全力反扑,而且会造成敌人兵力实际上集中的战场局面。这种经验师团级主官几乎都不会有的,而往往对于营连军事主官而言,这是他们在战场上常常要面对的问题。774团的盘子就这么大,肖晓阳不得不考虑。

  而且肖晓阳还不得不考虑到战场上的另一个实际情况的出现,那就是敌人的阻击和反包围。机动分割包围围歼的战术不是无敌的。如果在战场上,敌人通过一两个点的有力狙击,延后或者阻击的你的分割速度,通过自身的快速运动形成集结点,那么完全可以实现阻击你,反包围你,歼灭你。并且占据绝对的地理优势,兵力优势,火力优势。甚至可以说,就在解放战争初期,无论是西北战场,还是东北战场。根本上而言,就是反分割反包围的经典战术。当年秃子是占有绝对的战场主动权的,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分割包围,全歼我们,只是被我们打了阻击,行成了反向阻击,反分割的局面。这种局面出现的最多的就是当初的淮海战役。

  774团如果一旦操作不好,就很可能成为现实版的秃子,被583纵队打了反分割反包围。那就真的是坑死个老爹了。

  其实肖晓阳所考虑到的问题政委也都考虑到了,甚至可以说就分割战术和包围战术而言,政委的造诣远远在肖晓阳之上。要解决敌人的反分割,反包围的风险,关键就在于预备队的设置,而对于774团而言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一营不在,自己手上的预备部队不够!如果从其他三个营抽调出来部队组成预备队,那么也会造成其他三个营的打击部队不够。现在还真的就有一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但是马铁国的作战计划是具有很强的执行性的。关键就在于怎么操作,尤其是怎么样合理的组建出足够的预备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