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觉得大奇,从墨缄的手中抱过软棉棉的孩子:“看来是与哀家有缘,既然是这样,孩子就留在羽辰宫养着吧。”
“多谢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不仅是长得好,连心地也如此好!墨缄自愧不如!”墨缄笑着恭维。
太后听罢,笑得开怀。
“你这孩子到是会讨人欢心,听说你在龙安关屡建奇功,小小年纪就有这番大才之能,实在难得!等你下次回宫,哀家给你赐个公主如何!”
墨缄一愣,连忙下跪,“墨缄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还是心里有数了,太后娘娘还是放过那位公主殿下吧,墨缄常走刀尖上,实在是不敢保证能时时刻刻与公主相守。若太后娘娘真心疼爱那位公主,还请太后娘娘……”
“行了行了,哀家这才说一句,看把你急的……哀家这儿只是给你提个醒,你的婚事,到底还是得等皇帝做主。”
墨缄松了口气:“墨缄辜负了太后娘娘一片心意,实在罪该万死。”
“行了,你也不用在哀家这里买弄这些,起吧。”太后好笑的摆摆手。
墨缄谢过后才起身。
小皇子妥当的交给太后后,墨缄才去面见皇上。
墨缄这次回来得急,也走得急。
褚肆将手里的一些新茶备好,不想还是迟了一步,姬无舟当面送走的墨缄,褚肆有背后看到那人将一罐子的新茶给了墨缄。
墨缄笑着收下,没有任何停留就离开了。
从十四岁开始,墨缄就断断续续的回京都,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朝中的变动愈发的厉害,褚肆为了成事,也不惜使用偏颇的手段。
害死的人不计其数,可那都是该死的人。
褚肆心中无愧。
越是这般,褚肆身边的人更是少了。
墨缄二十岁这年,乾国和北夷止战,墨萧和墨缄一起回京都。
回到京都的墨缄听说褚肆进了内阁,以他的年纪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