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 漂泊者(81)--改革的必要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漂泊者(81)--改革的必要性(1 / 3)

中国特有的二元结构造成了现实中的城乡鸿沟,都是中国人,但是一切都不一样。城里人有工作的就是上班,没工作的可以待业等待国家分配。农村人都有工作,那就是修地球。庄稼地也好,山林地也好,盐碱地也好,都算你的战天斗地的对象。城里人买东西,逛街,看病,上学什么的都方便。农村也方便,过路不需要看红绿灯,通讯可以吼。城里玩耍的项目也多,公园,游园,歌厅,舞厅,音乐厅,体育馆,游泳馆,电影院,大商场,大超市。农村玩的也多,项目不一样。麻将馆第一多,原来孩子玩的铁环,纸牌,陀螺也消失了。看电视,打牌,织毛衣,东家窜西家钻喝酒吹牛皮就是幸福。

当然,农村空气新鲜,蔬菜瓜果方便,柴火不要钱,孩子好养,就是媳妇儿有点难娶。没媳妇儿,孩子虽然好养,但是自己生不出来呀!

不管怎么说吧,农村人都想进城。却没几个城里人愿意下乡。下乡游玩不算,我说的是居住。长期居住,还不是隐居写作什么的。得去地里挖土,刨地,翻土,犁田,插秧,掰玉米,割稻子什么的。

所以呀,农村人是千方百计地想进城。当保姆,做各种脏活儿,苦活儿,累活儿,重活儿。丢面儿的活,比如做小买***如给人家做小,当二婚老婆。

当然也有聪明的人,通过婚姻嫁进城里。那得漂亮吧?

男的倒插门进城也行,那对方其他方面可能就差点。

夫妻夫妻,兼高扯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融合越来越多,但是户籍制度还是一条高压线。翻不过,碰不得。

于是有人想了一个绝佳的主意,卖城市增容户口。

这个主意,是龙城县财政揭不开锅了的时候,有人想出的一个土政策。

有人花三五万,买了一个高仿的城市户口。

既不安排工作,也不发放工资,跟不可能分房。只是一个户口本,孩子上学可以用,商品粮还是吃不上。

再后来,粮食改革,没有商品粮一说了。

城市扩容,房地产开始崛起,真正意义上的一群人户口变化来了。那就是农转非!

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简称农转非。

现在的农转非,都是货币化安置。一个是房屋拆迁安置,一个是退休养老安置。因为土地收归国有了,需要支付成本。

当然,现在的国土局本来应该是一个行政部门,却成了一个中介。低成本拆迁,平整土地,然后高价卖给开发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