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山脚下,孔子登临处穿红门,众人一口气来到明朱棣皇帝所建的万仙楼。
众人休憩了一下。
发现因为装货晚很多的那群山脚下的挑山工已经赶上来了。
而且越过他们休憩的凉亭。
他们都没准备休息一下,挑着那么重的货。
而且,他们挑货上山的姿势很奇怪
怎么奇怪,他们不是直线向上,而是很奇怪。
李均也观察到了。
挑山工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的一甩一甩,他们的路线是折折尺形的从台阶的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一次转身,扁担就换一次肩膀。
他们这样折线向上登,走的路要比他们多得多,奇怪的是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他们为什么要折线行驶,如果不是折线行驶他们岂不是很快,但肯定没这么简单,你们有谁懂这里窍门吗?”
这里的人不是科技院里出来创业的就是教师下海,大多不知道。
但是农民出身搞猪饲料的希望集团刘家兄弟自然知道。
刘家老二说道:“我以前干农活,挑大粪的时候倒也是会这么做,他们这样曲折向上登,首先不会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碰到台阶,还可以省许多的力气,因为担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上直下,膝盖会根本受不住的,虽然路线曲折,使得路线加长,但是那些会使得他们省力气。”
“原来是如此。”
众人点头。
接着众人继续开始攀登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