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都市小说>重生之胆大包天> 第930章 曙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30章 曙光!(3 / 4)

但是如果王家村的项目一落实,那整个江宁乡也将会因此而受益。

所以乡领导刘乡长十分重视。

乡领导到达王家村后,也发现那个要投资的老板是“熟悉”的人。

乡领导班子都认识那人。

当年李均捐款江宁乡小学的时候,乡政府都被惊动了。

来自帝都的均瑶公司确确实实地改善了孩子们的学习条件。

提高了整个江宁乡小学的教学水平,他在县里都得到了重点表扬,江宁乡小学的教学十分出众。

焉能不出众啊!

李均当年从帝都高薪挖来了一对夫妇,他们在辅导小王瑶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个江宁乡小学的教学,两位老师深知道环境也是影响一个人的学习的,所以,他们提升了整个江宁乡小学的教学情况,这样让小王瑶有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后世华夏纷纷在帝都花六七百万,上千万去买房,那是为什么,不就是帝都有最好的师资,当然还有城市教育资源的倾斜。

帝都多大学,对本地考生天平极度倾斜。

帝都两百人之中就有进燕大青华的,但是其他省份则是只有不到十几个的名额,上万人才有一个名额。

以致于后世曾有一段时间很流行一片叫做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文章。

那位文章的作者是一位老师,他写道学校里的中高考状元,基本都是家里条件很好的,上重点的名列前茅。

特别是后世那些家庭除了家庭教养外,父母也舍得花钱,给孩子送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家教,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教育的差别越来越大,穷人的孩子要想成绩好,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起跑线已经低了好几个级别,寒门学子不断地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引起热议和共鸣。

就以某市重点高中来说,一个班级六十二人,一个班全部上重点,2个出国,1个香港,5个清北,剩下的全是211和985的高校,家庭条件是一个比一个好,从政的,经商的,最差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农民,打工家庭的孩子只有那么一两个,而且绝对是那种对孩子超级负责的家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