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是一卷升仙大能剑道修行的随笔……”
楚天策目光璀璨无比,眼中迸发出的狂喜、根本无法遏制。
最起始处的蝇头小楷,大概是在琉璃金身、剑魂初入第三境之时所记录。
一直到后半段,笔锋如剑、赫然已经激荡出清晰而凛冽的不死境神威、甚至隐隐裹挟着幻形灵韵。
书册的旁注和脚注,大多都是心有所悟、回返补充、校正、整合、升华,然而让楚天策感到惊喜的是、原本的参悟和理解,并没有被抹除删改,反而被完整的保存在纸张正中。这种鲜明的对比,正如名师点拨,不断提点着往昔参悟的疏漏、谬误和浅薄。
“真武魂魄第三境,多是顶尖的琉璃金身,其后第四境、第五境、第六境,则是升仙之道。”
“这位前辈在其中详细记录了一路修行到第五境的困扰、明悟、挫折、快意,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却又真切自然、详尽细腻,对于剑修之道,这一卷书册,简直是无上重宝。”
啪的一声,将书卷闭合,楚天策双目微闭,无穷明悟,疯狂奔涌。
然而仅仅片刻,便即再一次翻开,这随手书就的文字,好似烈阳般、照耀着灵魂深处的阴霾。
只是刚刚阅读了几行,楚天策便即再一次收起书卷、细细体会。
很显然,书写这本册子的前辈,绝对超越了不死境,十有八九是幻形境初期、甚至中期的大能。
若是太多参悟,固然可以一日千里、突飞猛进,但却必然会彻底沉沦、难以自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但终究是以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
若是本末倒置,便会沉沦于“学我者生、像我者死”的困境,万事皆休。
甘尚明的匣子,并没有法阵封印,其所拦阻的、并不是楚天策这种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