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幽无光的低空之上,山摇地动,一场山崩地裂的恐怖大战上演。
我和三个灵异老头没有入局,作为看客,在一旁围观。
远处对面,也有好几头庞大怪物盘踞着,虎视眈眈,像是提防我们四个人。
“自古以来……天上星斗无数……灵异生命体者……有依靠星斗晋升。”
“星斗生物。”
“二十八数。”
“没想到……无一覆灭……皆在这个年代回归了!”
“看来是古天子鼭召唤回归的。”
“漫长岁月来……它们这二十八尊古诸侯王……或者叫古星斗王……究竟在哪隐藏呢?”
“还用想……肯定是最靠近天上诸多星斗的高处!”
……
三个灵异老头一言一句说着,没有多大惊骇,像在陈述一些平淡事情。
那头强大的“蛟”,应该叫角木蛟,是二十八星斗中的第一位。
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且其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它分为四组,又称为四象、四兽、四维、四方神,每组各有七个星宿,其起源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最初是古人为比较太阳、太阴、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是星座表之意,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称为名称,和三垣的情况不同,作为天区,二十八宿主要是为了区划星官的归属。
古代观测二十八宿出没的方法常见的有四种:
第一是在黄昏日落后的夜幕初降之时,观测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星宿,称为”昏见”。
第二是此时观测南中天上的星宿,称为”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