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士绅流寇来了屈服于流寇,满清来了屈服于满清,大明来了又敲锣打鼓的迎接大明,摇摆不定,但这并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
清军进入四川之后,张献忠失败,四川就没了能够抗衡清兵的力量,吴三桂遣偏师收取川南,川南各府大多很快就向清兵投降,以求不被清兵屠虐。?
川南不缺大山,一部分不愿意投降的抗清势力,则退入大山,结寨抗清。
这其中就包括了大明在四川主持局势的主要领导人,川陕总督樊一蘅,他便退守永宁、泸州一带的大山之中。?
他是弘光年间,朝廷委任主管四川局势的主要官员之一,除了他之外,还有比他高一阶的?
总督川陕云贵军务,专办“西寇”的大学士王应熊,目前退到了夔州一线,另一位高官则是四川巡抚马乾,已经就义于巴县。?
丁魁楚一路经永宁攻打泸州,就是因为退入山中的樊一蘅,听说朝廷兵马入川,从大山中出来,配合丁魁楚,轻松夺取了两府之地。?
清军没有想到明军会援救四川,所以在川南没有部署多少兵力,而之前因为清军势大,退入山中的抗清武装有了入川明军为依靠,盘踞于叙永一带的明永宁总兵侯永锡,盘踞在泸州、富顺一带,泸州卫指挥佥事马应试,纷纷出山响应,造成了西路军势如破竹的局面。
丁魁楚也没想到仗打的这么轻松,西路军诸将一扫桂王垮台的阴霾,一面欢喜的向王彦报公,当然功绩都是他丁魁楚的,基本没有川南明军什么事儿。
王彦看了奏报,结合局势,很快断定,因为道路阻隔消息不通,清兵还不知道三路明军入川之事,所以在川南部署薄弱,清兵主力极可能尾随西军进入了夔州一线。?
有见于此,王彦决定火扑向巴县,在清军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夺回重庆府,然后包抄集结于夔州的清兵,与高一功一起将清兵逼入三峡地区,活活饿死。?
到目前为止,明军援救四川,可以说是相当顺利。夔州府,万县,坐落于长江上游,重庆东北部,扼住三峡,地位独特,是川东大门。?
孙可望舍弃万县,率领西军残部南遁之后,明大学士王应熊独木难支,率领曾英退入三峡。?
此时万县城外,连营漫野,难以计数的清军出没其间,而县城之内,则云集了入川清军的得力干将。?
在万县府衙内,一处宽阔的厅堂之上,入眼俱是身披铠甲,腰挎刀剑的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