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江北之兵,以防左良玉!”
朱由崧一说出这个命令,原本沉寂的大殿立刻熙熙攘攘如同菜市街起来。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啊!”王铎是个明白人,一眼就看透了利弊:“宁南侯只不过是因一时激动而已,况且九江由袁继咸镇守,他们本是故人,袁继咸又时常帮助左良玉,理应可以劝说一番。北面乃直面满洲之地,贸然撤军西防,怕是会引起不必要动乱,还请皇上三思啊!”
“王大人此言差矣!”马士英深知左良玉就是要自己下台,才好把持朝政,如果这时候妥协,势必万劫不复,因此他的态度十分强硬:“皇上,值此危急之时,臣宁可君臣皆死于满清,也绝不可死于左良玉之手。望皇上定夺!”
“但淮扬的确时势最急,应立即防御才是。”一个东林一派的官员低声说道。
“皇上,臣建议有再议守淮者斩!为今之计,攘外必先安内!”马士英听到了这个反对声音,他对着朱由崧请命道。
“那就按照马爱卿的意思去做吧!”朱由崧有些累了,他也不太喜欢搞这些得罪人的事情,索性,都放手给马士英他们吧!
“臣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马士英跪下呼喊道。
事已至此,其他人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了。
王铎走出殿外,长叹一声,摇了很久的头。
当天朝议之后,马士英恳请朱由崧下诏让史可法尽撤江防之兵以防左良玉。如若史可法不肯,立刻下书“切责”,总之,一切以防左为要务!
朱由崧此时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那个人可是心心念念想要证明自己,他觉得,是时候给这个人一个机会了。
这个人,就是西王------张献忠,如今的朱启明。
……
九江。
“宁南侯欲行兵谏,借‘清君侧’之名,难说不是举兵为乱,我辈岂能为乱国之举?‘晋阳之甲,春秋所恶’,我已经劝说他易檄为疏,屯扎候旨。我自己也已经将宁南之事写成一疏驰奏朝廷,朝廷必有处分。大家此时要坚守城池,不可掉以轻心,以待后命。”袁继咸打定了继续坚守的主意,一方面安抚手下,一方面向南京派出快马,想把来龙去脉给皇帝说清楚,免得生灵涂炭。
可惜他有一名叫郝效忠的部将,此时已经暗中同左良玉勾结。
此时,九江城外已经驻扎了一些左良玉的军队,这引起了城内军人的不安。有些士兵就趁机做了些见不得人的买卖。这天刚好有两个士兵因为在城内抢劫被百姓杀死,郝效忠便借此故意挑起事端,企图激化城里的军民矛盾。
除了郝效忠之外,袁继成的另外一员部将张世勋原来就与左良玉的部将张国柱相好。
这家伙经不住诱惑,或者说有心要做这件事,便趁夜间偷偷地将张国柱的城外士兵从城墙上拉到城中到处纵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