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大明流贼> 第93章 变革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3章 变革上(2 / 4)

朱启明坐在最前面的台上,声音洪亮的说道。

“回大王,臣以为,李闯之败,败在不善待百姓。京师百姓深受其害,有道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失了民心,自然败亡!”户部的王国宁带头说道。这家伙掌握钱粮,了解民情,自然是从人心出发。

“不然不然,我看,还是因为他杀了李岩,又妄自揣测各地百官,臣下不愿意帮他卖命,才会一败涂地!”提起将领,兵部的龚完敬反驳道。

“我同意龚大人的意见,依我看,吴三桂之所以引清兵入关,和这一点有很大关系。不信任下属,下属自然不会卖力!”吏部的胡默附和龚完敬的意见。

“臣以为......”“我觉得......”礼部和工部也陆续发表了意见。

“儿臣觉得......”“末将觉得......”最近被召集回来的各营主将和四将军也相继说话。

一时间,会议大厅里声音杂乱起来。

这种情况正是朱启明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提倡的,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自古以来明君都善于倾听意见,这儿的会议室目的就是广纳众听。不过,听也是有限度的。

“咚咚咚!”

朱启明用木锤敲了敲桌子上的小木台,示意可以停止。

他清了清嗓子,摆出大王的威严,说道:谈到李自成在陕西的败局,诸位似乎大多只着重于他进京后不善待百姓,错杀将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等方面,却少有人注意到其实大顺政权建设上的巨大漏洞,才是他失败的真正原因。本王以为前者只能算是大顺崩溃的引子罢了。即使他进北京城后善待百姓,也不出现错杀将领,清兵入关等其后一系列的不利事件,若在基层建设的各方面工作还那样不到位,那天下大乱,被人撵下台也是指日可待之事。”

朱启明有意把话题往自身想要的方向引去,才能摆出接下来自己的计划。

一石激起千层浪,他这话一出,底下坐着的人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朱启明隐约听到“有理”“大善”等字眼,他心里很得意。作为后来人,上百年来早已经把李自成分析的很透彻了,他只是稍微捡了几个不同于这些人的观点而已。

说实话,李自成从起事伊始,就一直没能脱掉流寇习气。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只知攻城,不知守土;只知征兵,不知抚民;只知招降纳叛,不知大力培养自己的基层建设骨干。

所以,这几点都把它一一扩张,就可以很明确的剖析清楚李自成。也可以让蜀都的人明确当下的任务到底是什么,从而能更好的执行自己的计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