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牧美!”
“李凡帅!”
“汪牧美!”
……
评论区里,顿时飘起了一丝丝手术刀的味道。
坦率地讲,单论微博粉丝量,李凡跟汪牧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李凡微博粉丝量目前已到2友们分歧极大,已经彻底吵翻了天:
“啊,你们就一档破恋爱节目,没有李凡你们算个啥?”
“真有意思,你以为你们《最强大脑》没有李凡参加我会去看啊?我他妈连规则都看不懂!”
“别吵别吵,都有李凡,都有李凡!”
网民们最有意思,夸一档节目的同时,一定要去踩另外一档节目。而不符合自己胃口的节目呢,一定要拦着别人不让看……
十一长假后的这两周时间内,金英节的各种投票渠道全部成为了各路粉丝们的主战场,一时间热闹非凡。
李凡这两周也没闲着,他白天的时间基本上都泡在了各个课堂上。因为菁英班分别授予不同课程,同学可交叉上课修学分,李凡则基本上把所有感兴趣的课程全蹭了一个遍,甚至,他很快开始了去其他系的蹭课之旅。
众所周知,并不是大教授的课就一定精彩,往往有些讲师的课也是很受学生欢迎,李凡便挑着口碑好的课程一一去听。如果老师讲得的确引人入胜的话,李凡则托腮凝眉,认真听讲,但若发现内容平平的话,他则会悄悄地从后门溜走。
这种现象一直伴随了李凡大学四年的光阴,博而学之,兼容并包,勤思乎参天贰地,即便强如李凡,他依旧珍惜时间,虚心求知,试图在各个方面拓展自己的学识。
京大在日后也渐渐形成了一句打趣老师的趣言:老师的课质量高不高,就看能不能在自己的课堂上留住李凡。
李凡一听这话觉得不对劲儿了,自己去其他系蹭个课而已,合口味就听,不和口味就默默退出,没毛病啊,怎么被同学们这么一解读,自己反而有了一丝不尊重老师的味道?
为了让老师不瞎想,李凡的中庸思想迫使他再去听课的时候,一定会随身携带一本书去。这样一来,如果自己不喜欢老师的课,他就给老师“留面子”不溜走了,自己低头看自己的书总成吧?
可结果,打趣老师的话又变了:老师的课质量高不高,就看课堂上李凡低不低头!
李凡瞬间崩溃,做人难呐,做名人更难,怎么做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