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黄梅戏。”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像早年的《董永卖身》就是非常脍炙人口的一出戏曲。”
张逸云问道:“那今天给我唱的是哪一曲?”
“那我就唱一个《双救主》选段吧。”
“好,大家掌声欢迎!”
接着沈武寰身段一展,便开了腔。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呢啊...”
声音温柔甜美,让人一下子就能了解到沈武寰扮演的角色定是一位绝对的美人。
唱词中表现出的离奇故事,这定是一出充满着传奇色彩的戏剧。
再加上所有的戏曲都是以身段辅以唱段。
沈武寰在演唱过程中,虽然仍是坐在沙发上的,但手部的动作却一点不啦。
更别说在五大戏种之中,黄梅戏对于口音(非唱腔)是非常注重的。
沈武寰的口音,更是丝毫不差的完美的表现出了黄梅戏的地方特色,即便再老的老师傅也听不出什么瑕疵。
当然,最重要的是,沈武寰在这个唱段里挖了一个坑,现场没有专业人士,自然是听不出来的,但总有人能听出来不是?
“嘿,真好,这戏曲一点都不比流行歌曲差,真好听。”张逸云鼓掌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