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电影理念之争,主要就是传统派和商业派,至于艺术派以前还有不少声音的支持,但经过时间的推移,所有人也都清楚,纯艺术电影是绝对没有出路的,这种教训实在是太多了。
不过,东方梦工厂的这部《2012》给了太多人惊讶和不可思议。
哪怕是现在慢慢开始占据上风的商业派,也都表现出难以置信的态度,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一部电影竟然可以用特效拍成这样。
和预告片里那些展现出来的特效镜头相比,这些所谓商业派一向引以为傲的大片,简直就是跟****一样。
人家这才是真正的大片。
为此,传统派的一些知名电影人士,还在媒体对商业片讥讽了一顿。
商业派的人,对传统派的嘲讽,即使有再多的不满,也只能接受,因为他们那些所谓的大片,确实与《2012》相比是差的太远。
没办法啊,虽然这预告片很短,但不少专业人士已经可以断定《2012》的特效制作绝对不会少于2个亿!
玩特效,说穿了,就是玩的钱。
每一秒特效烧个两三百万,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而《2012》何止几十秒,估计至少几十分钟。
2个亿都不一定能够打住。
但是华夏电影界那些所谓的大片,一年下来,能够几部大片的制作成本超过2亿的呢?估计很少,甚至有时候一年都不会有一部。
而《2012》的特效制作,至少就是2亿起,这还没算上其他的拍摄成本呢。
怎么比?
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可以说,当东方梦工厂一放出《2012》的预告片之后,在整个世界各国影迷为之震惊的同时,各国的电影公司纷纷调整他们在1月份和2月初的档期上映计划。
看了《2012》的预告片之后,他们实在没有信心与这部大片撞上去,一旦碰上,必定是头破血流的局面。
一时之间,除了类型相差太大的电影,其他一些大片都纷纷更改了自己的上映档期计划,而且都是临时更改,不是提前,就是推后,他们都不想与这部灾难片碰上。
一个不好,说不定还就成了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