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全都安顿好了,方文静回了一趟乡下,带了十几只小鸡和几只小白兔来养,并且还在院子后面的那条小河河畔开垦了一大块菜地。
其实那片菜地严格来说应该是挥唐建斌方明和彩蝶姐妹一起开垦的,他们谁也不愿白住,总是抢着干活儿。
苏苡尘同样不愿白吃白住。
虽然唐晓芙一再劝她快高考了,别每天下晚自习回来就抢着裁剪,再说家里请的员工足够了,可她就是不听,非要每天至少裁剪二十件衣服才安心,唐晓芙管不住她,只好由她去了。
自己的两个女儿吃住全在方文静家,方文强夫妇便把包包揽了他女儿和方文静母女三口以及苏苡尘每个月的米面油,当然,每次来还带不少的鸡蛋。
裁缝店步入正轨之后,唐晓芙又着手开小吃店。
开小吃店是离不开猪肉、青菜和米面油的。
这些东西在城里要凭票购买,可是在乡下全都可以买到。
但是还有三个月左右唐晓芙就要高考了,所以小吃店只能求简,主要是怕方文静一个人又要看着裁缝店又要看着小吃店,应付不过来,所以小吃店只卖馒头、酸菜包子、武大郎烧饼、蛋酒几种食物,这些食物可以从早卖到晚的,一天下来收入也很可观。
就这几种食物方文静一个人也是忙不来的,于是唐晓芙就请了两个大婶给方文静打下手,一个月三十块钱的工钱。
转眼就到了五一劳动节,大街上人山人海,唐晓芙姐妹和唐建斌都在小吃店里帮忙,苏苡尘在裁缝店帮忙,所有人都忙得热火朝天。
方文玉带着她两个孩子一脚踏进了小吃店,一来就阴阳怪气地说道:“哟!大姐,你母女三个真是厉害,居然又是裁缝店的,又是小吃店的,赚翻了吧。”
方文玉家住在青山区,别说八十年代的青山区了,就是唐晓芙的前世,只要江城人提起青山区都不觉得它是江城的一部分,因为青山区相对于汉口武昌汉阳既没什么历史内涵,又不是什么人文中心、商业中心、政府中心,唯一的冶金工业也垮掉了,是个尴尬的存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山区的百姓一到节假日都会倾巢出动,到武昌和汉口游玩,因为自家家门口实在没什么好玩哒!
方文玉家条件虽然不好,可挡不住她挂眼科干逛的热情。
那个年代干逛的人多了去,也没什么丢人的。
当路过唐晓芙的店面时,方文玉条件反射地看了一眼,这一看不打紧,嘴立刻张得可以塞下一个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