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478杨协成集团】
德合地产公司最重要的营收来源于租金,虽然罗齐鸿在其中的投资尚未收回成本,不过已经收回了一半投资,结清了香江物业在银行的贷款。
这算是一个很好的结果,无论是金钟的德合广场,还是尖沙咀的新太阳广场,都是德合地产公司得意的杰作。
别看新太阳广场的地理位置比不上德合广场,年租金收入亦有2亿多港元,是德合地产公司最好的物业之一,价值20亿港元。
如果旁边不是更为出名的海港城,新太阳广场很有可能成为尖沙咀的地标之一。
“是!”苏祈山点了点头“湾仔星街一代的旧楼收购得差不多了,3幢旧式商厦已经全部收购完成,占地面积有2.7万平方尺,预计可建34层,每层2万平方尺,总楼面面积68万平方尺,实际可用面积是61万平方尺。”
“经过会计师的计算,整栋商厦需要建筑10.6亿港元,如果加上收购的费用,总成本超过22亿港元,按照目前的湾仔租金31元,恐怕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收回成本。”
罗齐鸿睁开双眼,认真说道“成本都是小钱,香江的地市会越来越旺,湾仔的租金也不可能只有31元,最多7、8年就会收回成本。”
“而且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算法,可以参照置地公司的做法,用天桥把德合广场和湾仔星街的商厦联通,如此这幢大厦的价值会立刻涨起来,我看可以直接命名为德合广场三座。”
“老板你说得对。当初置地公司重建中环七幢商厦,用天桥连起来,价值立刻暴涨,如今依旧是香江的美谈。”苏祈山拍马屁说道。
“建筑费还是向银行贷款吧,刚刚收购了美国华尔街的物业,公司暂且没有这笔预算。”罗齐鸿说道。
“好,我会亲自和银行商谈,争取拿到最低的利率。”苏祈山说道“恒基照业公司一直在尖沙咀、湾仔进行并楼,我们是不是可以跟着分一杯羹?”
这一招是李照基做地产的法宝,香江诸多的地产商中很少人有如此的耐心,当然这项买卖也让李照基获利巨甚。
但不是那么好复制的,苏祈山敢如此说,无非是湾仔星街的旧楼并楼成功了,给他莫名的信心。
“不是不可以,不过要有足够的耐心,我们在尖沙咀的实力仍然不够强,我也想要打造另一个新太阳广场。”罗齐鸿呵呵笑道。
苏祈山有野心,那是好事,对德合地产公司来说是增加资产的机会。
他记得,在前世的时候,郑裕彤的孙子郑智刚打造了尖沙咀k11商场,让新世界发展公司焕发了生机。
这大规模的并楼不是那么简单的,像湾仔星街的并楼都进行了5、6年之久,才稍有成绩,想要如新太阳广场那般大面积的商场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收购的。
“那我立刻让人进行调查,物色新的地段。”苏祈山颇为兴奋的说道。
抢下新世界发展公司的项目,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8月初旬。
港府出台了7项打击炒楼措施,包括规定临时订金为楼价的5%、在楼盘登记之时每人只能登记一次和限购一个单位、设立抽签检楼机制等。
然而措施颁布之后,售楼的手续严格化了不少,表面上有所抑制,实际上楼价仍然暴涨,炒楼的风气没有明显的改善。
港府看似出台措施打压炒客和地产商,其实楼价的高涨有3成的功劳归功于港府。
港府有近3、4成的财政收入来源于卖地,而且每次都在地产高峰期举行官地拍卖会,让地产商竞价,从中获取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