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历史军事>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七百三十一章:文字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三十一章:文字狱(1 / 6)

{这就是问题所在……}

{这就是清朝皇帝的问题所在。}

{如果说明朝皇帝是被祖宗光耀天际的武功遮住了双眼,那清朝皇帝就是自欺欺人的闭上了双眼。}

{乾隆难道不知道议罪银的危害吗?}

{他比谁都清楚!}

{乾隆五十五年的皇帝八十大寿,内阁学士尹壮图上了一道折子说明了议罪银制度的弊端甚大。}

{尹壮图的折子里说的很清楚,议罪银实际上助长了官员们违法乱纪之风,纵容了贪污腐败的蔓延。地方政府出现的巨额财政亏空的财政赤字,也与议罪银制度的实行有关。}

{因为议罪银的存在,素来贪污之人更可以胆大妄为,盗用公款,反正日后查出来,罚点银子赔上就完了。}

{而清廉之员因为财政紧张,难保任内不出现亏空,因此不得不曲意结好属下,以求身后出现亏空时得到他们的帮助。}

{乾隆提笔批道“不为无见”。}

{乾隆很清楚议罪银制度确实易生弊端。}

{但他认为自己的英明一如既往,能够把这个制度的弊端降到最低限度。}

{因此笔锋一转,言:“朕以督抚一时不能得人,弃瑕录用,酌示薄惩”。}

{在自我辩解完之后,乾隆又提出一个问题。说凡言一事,要有据才能有理。}

{你既然说各省督抚以罚银为名,派累属员,使仓库多有亏缺。那这是你尹氏的主观臆测还是有实在证据?}

{大清正当全盛之日,怎么会出现“仓库多有亏缺”的败政?}

{两人就这事扯皮,乾隆还把文书公布于众。}

{不得不说,清朝皇帝真的很爱公布与大臣的往来文书。}

……

大汉。

刘邦思之,真是令人失笑。

“你让无职无权的京官去抓地方官们的犯罪实据?”

“乾隆啊……你真的老糊涂了。”

吕雉轻哼一声,道:

“糊涂?他精明着呢。”

皇帝熟知官员们往往既图敢言之名,又不肯得罪人。

所以其议论读起来慷慨激昂义愤填膺,但细究起来,却不牵连具体的人和事。

而且皇帝既然如此说,说明拒谏之心已显露在字里行间。

这时,聪明人的应对无过于及时转舵。

及时回复说自己并无证据,建议也确实荒唐,经圣上教育已经恍然大悟什么等等的。

虽然丢了面子,却可以安全保身。

“就是不知这位大臣最后结果如何。”

……

大汉·文帝时期

“和珅将议罪银制度化,就是为了给皇帝弄些零花钱。”

刘恒修补着手里草帽,淡淡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