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仁宗时期
“预买绢这个政策原本是好的。”
朱高炽裹着一层羊毛毯,捧着热气腾腾的茶杯。
“它原是民户自愿预卖,但随着物价的上涨,官定钱、绢比价越来越远离市面上的均价。”
“朝廷资金困难,改用盐等杂物代替现钱,或者拖延发放时间。”
“百姓不愿接受,就强行摊派。”
“到宋仁宗时,预买绢已成为一种官民间不平等的交易。”
“神宗时,正税并和预买绢三万匹,把预买绢与正税田赋中的绢一并计算,成了常赋。”
“到了宋徽宗时,哼,更是成了白取。”
“国家完全不向百姓支钱,却照旧额向百姓征收绸、绢、布,稍后又将和预买绸绢布中的一部分折征现钱。”
“完全成了田赋的附加税。”
朱瞻基闻言,迷惑不解。
“那这预买绢……也不是个好的呀。”
朱高炽微微饮了一口茶汤,叹声道:
“其实还是个好的。”
“就是宋朝情况太特殊。”
“宋真宗的民生治理其实很好,但他也留下不少以后频繁花费的口子。”
“偏偏晚年把神道设教当成治理国家的道路。”
“积蓄挥霍一空。”
“朝廷想平复粮价都做不到。”
“因为啊……”
父子俩异口同声道:
“没钱!”
……
颁给职田,宋代以国有土地颁给在职地方官职田,作为在职地方官的特殊津贴。】
将太祖、太宗时期所施行的法度及其精神加以总结概括,称为“祖宗典故”或“祖宗之法”,而且将其奉为治国理事的圭臬。】
下令官员俸钱一律支给现钱,在此以前,俸钱是折支实物的,实物定价很高,官员俸钱名实不符。】
规定在京官员按原额十分之六、外地官员按十之四支给现钱,虽然从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却名实相符,官员们并不吃亏,且消除了混乱。】
次年,他令颁布宦官俸禄标准,在此之前,宦官俸禄没有定制。】
公元1012年,定百官俸诏,以普遍增加俸禄的名义颁布了新定的百官俸禄数额。】
宋朝官员俸禄管理开始纳入正轨。】
评价b级,得三分】
……
大明。
换了一身粗布麻衣,朱元璋一手扛着锄头一手挥动斗笠。
“宋真宗刚即位时亦号贤君。”
“初相就任李沆。”
“一切政策都以务实避虚为要。”